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十月革命前后苏联文学流派
第二次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会议的前前后后
编者按:选自《在岗位上》杂志1924年第1期,总第5期,5月号,第285-第286页。沃隆斯基的信原载1924年4月30日《真理报》。信中提到的第二次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会议于1924年4月20日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十月”、“青年近卫军”、“工人之春”、“熔炉”、“火星”等团体以及少般民族的作家和各区文学小姐的代表。罗多夫作莫普理事会工作报告,别泽缅斯基作关于当代文学的创作道路的报告,列列维奇作关于召开全苏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的报告,富尔曼诺夫作关于组织问题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莫普章程,并认为有必要召开全苏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
给编辑部的一封信
至今年四月二十六日第九十六期《真理报》的《文学和艺术》栏内,刊登了题为《论第二次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会议》的总结。顺便提一下,总结中断言:“几乎所有的无产阶级文学组织都参加了这坎会议。”实际上,“锻冶场”、《红色处女地》杂志编辑部所属的共产主义青年小组、全俄作家协会所属的共产党员作家等没有参加会仪。可见,根本就没有参加代表会议工作的有:卡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革拉特坷夫、桑尼科夫、马卡罗夫、奥勃拉多维奇、格拉西莫夫、基里格夫、维肖雷、戈洛德内依、斯维特洛夫、雅斯内依、柯斯捷林、阿罗谢夫、卡萨特金、斯维尔斯基和其他许多人。因为在文学中的比重不是通过代表的多少来衡量,而有其他二系列别的标志(比如天才、对时代的态度等等),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第二次代表会议”的缺席者所代表的文学上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会比莫普的同志们小,当然,由于他们的缺席,就没有权利说什么“几乎所有”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代表会议之类的话了。所谓“第二次代表会议”所联合的,实际上只是岗位派的作家,而这些人在另外一部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作家中间是毫无威信的。
沃隆斯基
给编辑部的一封信
我们认为,对沃隆斯基同志的信(《真理报》第97期),有必要作如下答复:
迄今为止,沃隆斯基同志原则上一直是在充当无产阶级文学的敌人。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指出他对待艺术的不正确的、非共产主义的态度,并同他在文学问题上的思想倾向和政治倾向作过斗争。
在上面提到的那封信中,沃隆斯基同志已经公开地充当了无产阶级文学的破坏者。他的文学政策的彻底破产才迫使他这样做,这一点在第三次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会议上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代表会议的四十八名代表中有四十六名俄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会议主要提案和决议都是经沃隆斯基同志出席的共产党党团会议讨论和通过的。这并不妨碍他在代表会议的全体会议上提出与党团决议相反的建议;但是,沃隆斯基同志的建议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人的赞成。
在这之后,沃隆斯基同志唯一能做的,就是企图造成无产阶级文学己在组织上瓦解和莫普代表会议没有被授权的印象。为此,他正在引用一些作家的话,而这些人有的从来不是无产阶级作家,有的不再是无产阶级作家,而且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无产阶级作家。
至于沃隆斯基同志所提到的那些人名,其中只有三个是俄共党员。其余的人,有的从来没有入党,有的退了党或者被开除出了党.沃隆斯基同志的现状是:聚集在他周围的,除去资产阶级同路人文学的代表之外,或者是从来没有当过无产阶级作家的共产党员,或者是不再是无产阶级作家的人,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已离开了党和革命的队伍。
十分奇怪的是,沃隆斯基同志在列举名单时,竟“忘记”提到绥拉菲莫维奇同志和杰米扬·别德内依同志这两位"岗位派"的无产阶级作家,虽然他们也没有参加代表会议。
关于“锻冶场”,我们坚决声明:“锻冶场”作为一个整体,对于革命,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已经灭亡了。“锻冶场”不顾莫普、出版工作者分会中央执行局、以至俄共中央出版部代表多次不厌其烦的规劝,终于撕毁了关于联合的协议并拒不参加代表会议。
此外,“锻冶场”还推翻了以菲利普钦科同志为首的旧理事会,原因是旧理事会实行联合无产阶级文学的政策。原“锻冶场”主席菲利普钦科同志参加了代表会议的工作并进入了莫普理事会。
至于“威信”问题,我们还应再问一句:难道我们需要在文学界散布资产阶级影响的沃隆斯基同志及其支持者当中,或者在从我们党和我们革命队伍中开了小差的格拉西莫夫、基里洛夫等公民当中去赢得“威信”吗?
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第二次代表会议党团成员,瓦尔金、列列维奇。
一九二四年五月一日
戴凤文 译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