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传记·回忆·评论
->
玛丽·加布里埃尔《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2012)
12)《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有人说没有危险,因为没有发生骚乱;又有人说没有见到社会上出现动乱,所以革命还远着呢。诸位先生,请恕我说,你们错了。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1〕
燕妮和马克思在无比拮据中,走进了1848年。新年时,德意志工人协会在锡格尼咖啡馆举行除夕庆祝活动,燕妮帮忙进行了组织。《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称这次活动有利于加强几个国家的民主,
〔2〕
但对燕妮而言,主要是有利于加强她的勇气。之前的一年,太过困难。她对朋友说:“我的时间总是很紧,每天家里大小麻烦和伤心事不断,还要关心我亲爱的丈夫的事情。”此外,她还说到,在马克思去伦敦时,“家里大的小的都生病了,我在床上一连躺了十四天”。
〔3〕
但在新年来临之际,不幸的篇章好像已经翻过,孩子们都很好,小埃德加“长得漂亮了些”。就连经济状况都有了好转——马克思的母亲终于同意提前给马克思一些遗产。
〔4〕
12月31日晚上,他们把革命暂时放在一边,专心庆祝。这是燕妮多年来第一次参加舞会。她和圈子里其他上层阶级的女士们都精心准备,穿着晚礼服,戴着项链和手套。晚上,穿着五颜六色的丝绸礼服的身影穿过大广场向锡格尼咖啡馆聚集,在周围会馆和市政府上千块方窗内的煤气灯的照耀下,广场上熠熠生辉,这里,平时虽挤满了穿着深色外套的商人和系着围裙的商贩,但在这个晚上,如梦如幻。
报纸上说,很多人在舞会上发表了演讲,每次“端庄的女士们都愚蠢地”卖力鼓掌。
〔5〕
马克思也进行了演说,非常巧合的是与他的父亲1835年在特里尔发表的演说遥相呼应。当然,他父亲当时对普鲁士国王的赞扬被曲解成了讥讽,而他的本意恐怕就是讽刺。马克思赞扬比利时宪法开明,让“人性的种子”得以生长,惠及整个欧洲。
〔6〕
燕妮参加了戏剧表演,《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毫不意外地说,她展示了“出色的朗诵才华。看到这些非常具有才华的女士们如此卖力地提高无产阶级的知识水平,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7〕
之后,乐队奏响舞曲,一对对男女走向舞池,翩翩起舞。音乐声一直持续到新年的凌晨,飘进早起的疲惫路人的耳中。
虽然马克思经常被描述成一副身体笨拙的模样,但他也喜欢跳舞,而且跳得还很灵巧。他和燕妮跳过华尔兹后,又跳了更加正式的方舞,后者需要与其他舞者具有很好的默契。如今的舞会已经与当年莱茵省的舞会大不相同,贵族与中产阶级中间不再被一根绳子隔开,不再要求所有人都穿着晚礼服——有些男士甚至把帽子塞进了兜里,这在正式的场合是非常失礼的,很可能被赶出去。但马克思怀里的女人,虽然已过13年,却依然没有变化,依然是那个让整个特里尔目眩的18岁女孩。
自从结婚以来,燕妮就开始承受经济拮据和遭受驱逐之苦。年幼的女儿疾病缠身,丈夫饱受政治迫害,这些都让她焦虑不已,但难得的是,她承受住了。她好像觉得,自己仍处在贵族特权的保护之下,也许她的阶级的确有罪过和令人心痛之处,但19世纪的社会系统就是如此(至少对普鲁士人如此),保证现有的秩序。统治阶级成员只要自己不愿意,就不会失败。燕妮曾开玩笑说,自己是“悲惨的伟大”这座宫廷里的王后,她的确把这视为一座宫廷,视为一个一心要建立没有弄臣的世界的先锋群体。
〔8〕
可以说,此时的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开拓群体中的一员,这个群体具有社会意识,政治活跃,还很年轻,正在开拓,前途未卜,却充满光明。对一个智商高、有信仰的女人而言,这样的氛围让她感到兴奋。毫无疑问,她忠诚于丈夫的思想。但在信件中,她好像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决绝、义无反顾地抛弃她长大的世界,走向政治和社会的洪流当中。
在布鲁塞尔的这个晚上,所有人对明天充满希望。所有朋友都参加了庆祝。恩格斯从英国把玛丽·白恩士带了回来,后者也参加了舞会。
1月初,恩格斯留下马克思独自一人在布鲁塞尔完成《共产党宣言》。此时,已经有三份草稿可用:恩格斯两份,赫斯一份。但马克思从头开始,采用了恩格斯后一份草稿中的灵感和轮廓。燕妮担任秘书,帮他加快进度。两个人的笔迹在纸张上交替出现,马克思把思想付诸笔尖时,字迹十分潦草,燕妮则用优美、女性的笔迹耐心地把丈夫对资产阶级的强烈控诉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誊写下来。革命也许的确即将到来,但马克思一如往常,又分心了。他在为《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撰稿,同时准备在德意志工人协会讲授经济,以便把协会发展为宣传工具。他还要参加民主协会的工作,当时,这个协会正打算在纺织工业中心根特(比利时的小曼彻斯特)建立支部。1月,他在协会做了一篇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他从上一年9月便已开始准备这个主题。
〔9〕
正如君主认为自己的统治是神授的权力,有些自由贸易的支持者提出自由贸易是上帝的意愿,因为贸易把人聚集到一起,促进精神和社会进步。有历史学家描述说,贸易让文明惠及的人数数倍于从前(这一说法曾在英国被用来要求取消贸易限制)。
〔10〕
但马克思说,自由贸易仅仅意味着“资本压榨劳动者的自由”。同时,他又欢迎自由贸易,因为只有自由贸易才能促进工业发展,从而加快社会变革,让世界分裂为两个阶级——有钱的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
〔11〕
(恩格斯后来描述为“一边是世袭的富有,另一边是世袭的贫困”)。
〔12〕
马克思预见这一制度将最终导致经济崩溃和社会革命。
有人可能会指责马克思,因为面对预计将给工人带来深重苦难的贸易体系,他并不反对,反而欢迎。但马克思揭示的一个基本事实——无论这个事实有多残酷——便是:条件不成熟时发动的革命只能以失败告终。在绝大多数民众认识到起义的必要性前(他预计自由贸易会创造这样的条件),就妄图通过暴力手段改变他们的命运,结果只会是权力再次被少数精英阶层窃取。
马克思本想在1847年9月把自己的自由贸易理论介绍给聚集在布鲁塞尔的经济学家,可惜未能如愿。但这些思想不会白费:其中很多论点最终出现在了《共产党宣言》中。
身在巴黎的恩格斯告诉马克思说,法国的同盟成员缺乏行动,令自己很受挫折。他说部分原因是这些人尚未看到伦敦代表大会的任何结果,“自然就变得松松垮垮”,即便整个欧洲大陆的政治氛围都在酝酿。
〔13〕
恩格斯的这番评论还只是温和地催促马克思尽快完成《共产党宣言》,但在1月26日,马克思收到了一封措辞极为严厉的信,受挫的同盟领袖在信中明确地说,如果《共产党宣言》无法在2月2日前送到伦敦,“会对他采取进一步措施”。
〔14〕
实际上,马克思已经接近完成。1月底,他把这份23页的文件寄到了伦敦。
〔15〕
裁缝列斯纳把手稿送到了德国印刷商J.E.布格哈德手中,后者在伦敦利物浦街拥有一家店铺。这本小册子的标题叫做《共产党宣言》(虽然当时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党),布格哈德给它搭配了一张暗绿色封皮。1848年2月底,印刷完成800份,作者的名字没有出现。
〔16〕
英国宪章运动者乔治·朱利安·哈尼读到这本由马克思在布鲁塞尔郊区的小房子里创作、再由他夫人誊写的小册子后,称之为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文件。
〔17〕
马克思笔下的《共产党宣言》虽不如恩格斯的教义问答形式生动,但在保持克制的同时,更加有力。马克思的小册子读起来就像是法律案件中的开场陈述(这也许证明了他的确本可以成为一名律师)。他的开篇很打动人心:“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随后,他把这个“幽灵的神话”放在一边,开始讲述什么是共产主义以及共产主义要取代的腐朽制度。
〔18〕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整合其他知识分子和经济学家的思想,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描述了资产阶级犯下的罪行,说这一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他说这种制度抹去了向来受人尊崇的职业,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雇佣劳动者,把“家庭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描述说资本统治的世界充满动荡,不同于过去任何时代,为了不断变革生产和提高利润,在全球各地开辟新的市场。“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这种贸易制度凭借轮船和火车,从极其遥远的地区买来原料,再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古老的文明也被卷了进来,未能幸免。马克思总结说:“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9〕
同时,马克思解释说,这个资产阶级社会也为自己埋下了毁灭的种子,“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20〕
随着生产过剩,商业危机加速,支撑工业社会机器的工人大军——工人阶级或革命的无产阶级——将成为毁灭这个社会的力量。“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1〕
在马克思看来,这种阶级对立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便如一代人的生产和发现成为下一代人进步的基础一样,不可避免。
马克思宣称,共产主义的核心是消灭私有制。他回应惊慌恐惧的批评者说,现存社会里十分之九的成员都不拥有私有财产,唯一会遭受损失的便是那些通过剥削获得财富的少数派。“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22〕
凭什么成百甚至上千人的艰辛劳动才支撑起来的产业让少数几个人独自受益?凭什么大自然的恩赐——矿产、土地和海洋——落入个人的控制,用来谋取私利?
对于有批评者指责共产主义伪善,破坏家庭基础,马克思也做了反驳。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工业制度下的孩子全被剥夺了童年,得不到教育,被当做单纯的“商品和劳动工具”。此外,马克思说,婚姻关系也已经被占有财富的资产阶级消灭,因为他们或者通过胁迫或者通过嫖娼,支配无产者的妻女,还以相互诱奸妻子为享乐。
〔23〕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4〕
马克思说,要实现这样一个联合体,“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5〕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