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法﹞吉尔斯·达维《从危机到共产化》(2019)

第四章 文明的危机


第一节 为什么使用“文明”这个词?
第二节 欧洲内战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其危机全球化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谬误
第五节 工资、价格、利润
第六节 不可能把一切都归结为时间。
第七节 股东资本主义
第八节 脱节的阶级
第九节 失败的货币之神
第十节 将原来只能定性的东西量化(当病症成为良药)
第十一节 禁忌星球?
第十二节 资本家不会自己进行改良
第十三节 僵局
第十四节 也没有“创造性破坏”
第十五节 目前为止的社会再生产


  所有历史危机都是社会再生产的危机。我们将尝试研究当前危机和过往危机的异同。这些危机都迫使社会面对矛盾,但是以前的危机激发了资本主义的活力,而现在的危机却将资本主义推向危急时刻。

  每一次重大危机都会迫使社会群体去面对社会的深层矛盾。在资本主义中,阶级对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它迫使资产阶级适应工人的压力,进行“现代化”。当危机发生时,这些以前发挥积极作用的压力,使社会结构承受很大的负担,有可能使社会撕裂。

  矛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重大危机后,资本主义都成功地挺过来,并最终更加灵活多变。即使是最尖锐的矛盾,也不会自动产生“最终”的危机。

第一节 为什么使用“文明”这个词?


  资本主义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和生产的活力,以及前所未有的再生能力,但它也有弱点,由于它的力量,由于它所启动的人力和技术力量,它所利用的东西会被消耗殆尽,它的生产强度与它的破坏性不相上下,这一点在二十世纪它所经历的第一次文明危机中得到了证明。

  我们使用文明这个词并没有任何价值判断。我们没有把文明人与野蛮人(即使是善良的或高尚的)对立起来。我们不颂扬见证人类进步的“伟大文明”。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用这个词来贬低像查尔斯-傅立叶这样的作家,他把“文明”称为受贫困、贸易、竞争和工厂制度困扰的现代社会。我们也不是指巨大的地缘历史和社会文化建构,比如西方文明、犹太-基督教文明、中国文明或伊斯兰文明。

  我们所说的文明并没有取代生产方式的概念。它只是强调一个世界体系的范围和深度,这个体系往往是普遍的,能够破坏然后重塑各种社会和生活方式。雇佣劳动和商品对我们生活的控制,使它们具有过去所不知道的现实和动力。今天的资本主义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地理上扩张的全方位社会关系网络,并且在考虑到各自差异的情况下,对雅加达以及维尔纽斯产生影响。从类似的消费习惯(麦当劳)和建筑(摩天大楼)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蔓延,但其深层原因在于价值生产、生产力以及雇佣劳动的主导地位。

  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出现在当代的资本主义中。不管马克思是否发明了这个词,它自19世纪以来就变得很普遍,因为资本主义给我们强加了这样的形象:生产要素组合起来,生产出在市场上买卖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一个由供求关系和生产力统治的社会。

  然后,这个概念被追溯性地应用于(往往是不充分的)过去和现在的其他制度,从而产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或国内生产方式[1]。无论这些引申有多大的相关性,它们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压倒性存在表示敬意。

  资本主义文明不同于帝国,帝国有一个心脏,一个核心,当核心枯萎死亡时,它周围的整个系统也会消失。相反,资本主义是一个多中心的世界体系,有几个对立的霸权,如果其中一个霸权消失,它仍会作为一个全球网络延续下去。资本主义不像美索不达米亚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中华帝国那样有内有外。

  当以前帮助社会发展的对抗现在威胁到社会的基础时,文明危机就会发生,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但它们被动摇了,其合法性被削弱了。

  众所周知,紧张和冲突是一个系统健康的标志,这个系统依靠自身的矛盾而茁壮成长,但当其主要成分像癌细胞一样过度生长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一个世纪前,资本主义经历了这样一场漫长的危机,“1929年危机”只是其中的高潮,1945年后资本主义才走出危机。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时期,有助于理解现在。

第二节 欧洲内战


  在19世纪末,从资本家和工人两方面来看,当时的资本主义已经不可行了,工业的生产力太大了,不能由私人所有者管理,工人运动太强大了,不能长期被剥夺社会和政治作用。资本主义以各种方式来应对这个问题。它没有变成“社会主义”,但它把自己社会化了,这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包括抵抗、反击和彻底的反动。(法西斯主义是其中之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的国家社会化,而斯大林主义是以不同的方式)。这个演变从19世纪末的英国工会主义开始,到1945年后的消费社会达到高潮。

  达到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不亚于欧洲内战的过程。

  1914-18年和1939-45年的冲突远不止是国家间的冲突,这种间歇性的暴力不仅是由工业的毁灭性能力造成的。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工人阶级有着昂扬的战斗精神,资产阶级则在镇压和整合之间摇摆不定,它们进行着对抗,我们必须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看,不可偏废,如果我们忽视了它,那么二战所释放的政治和军事疯狂仍将是一个谜。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后来的魏玛是这种情况的完美例子,英国也是如此,英国的资产阶级在20世纪20年代发动了一场阶级战争,特别是针对矿工的战争,而美国也是如此,在那里,数以百万计的非技术工人事实上不可能加入工会。

  在1914-18年,相互屠杀的交战国几乎走向自我毁灭,至少在1917年美国的干预之前是如此。军事上的毫不限制反映的是矛盾的爆发,它致力于消除过去的残余,同时又试图在战壕里把每个国家的阶级重新团结起来。而1918年几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最先进的国家,美国,在政治上退出欧洲大陆的同时,向欧洲输出了它的资本。四个过时的帝国崩溃了,议会民主取得了进展,但缺乏调解社会的手段。现代社会的两个阶级仍然处于僵局之中。

  1917-39年,19世纪末诞生的国际经济崩溃了(“第一次全球化”)。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是民族主义抬头的时代,是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冲突的时代,由于缺乏有助于团结人民的国内市场,新的民族国家建立在虚假的“民族”基础之上。(其中的两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将在“第二次全球化”时解体)。各民族经济体在世界市场相互依赖,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虽然苏联从来没有完全进入其中),但这个过程是在开放(自由主义)和封闭(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继承和结合中实现的。在这些断层中,1929年的危机出现了更多的阶级对抗。

  在德国,使纳粹崛起的不是巨大的失业率,而是1918年以来德国的整体形势。1929年的崩溃加剧了1918年以来破坏魏玛的政治因素,从而加速了希特勒的崛起。从1930年起,崩溃促进了一个专制国家的出现,这个国家以政府法令进行统治,剥夺了议会的实权。它把社民党和中派的改革能力降到了最低点,使德共更加边缘化,并加大了虚幻的民主与反动派(他们迷恋过去)之间的差异,反动派对国家的怀旧情绪,传达了一种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情绪和文化。(不幸的是,与大多数被线性历史观所俘虏的唯物主义者相比,像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更有能力理解这种时间扭曲,也就是过去与现在的重叠。)[2]1929年标志着德国失去了团结,并呼吁能够通过暴力来统一国家(阶级)的政治力量。财富被毁,信仰也被毁。政治真空必须填补﹐而且不能以和平方式进行。直到1929年,“保守主义革命 ”仍然是一个矛盾的词语,但在30年代,这个矛盾变成了现实。纳粹主义在将德国军事化的同时,重新用强力锻造了一个封闭在德意志种族中的人民共同体。[3]

  纳粹赌上一切,发动战争,进行有计划的种族灭绝,使国家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纳粹牺牲了德国的团结,而不是向明显占优的敌人屈服。当纳粹同时与三个大国进行军事竞争时,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这是荒唐的,但却符合纳粹的崛起和政权的逻辑。这不是克劳塞维茨式的战争,不是为了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并在目标达到后停止,对希特勒来说,消灭犹太人,奴役波兰人和俄国人,这是首要任务。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处于震中,它的核心是重工业,但由于地缘政治框架的限制,它的出口量无法达到其生产力的要求。

  不同的作者将1917-1945称为“欧洲内战”,但恩斯特-诺尔特(Ernst Nolte)等大保守派由于其“阶级反动”和政治偏见,最能强调这一时期的阶级暗流。”[4]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俄国革命及其灭亡,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是对全世界资产阶级的致命威胁。如果我们忘记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恐惧(结合事实和幻想),就不可能理解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而这种恐惧是大部分小资产阶级所共有的。

  虽然1918年以后,工人阶级从未认真地试图推翻资产阶级在西欧的统治,但重要的是,工会和社会主义政党被认为是一种需要应对的挑战。法西斯主义与19世纪以前的反动不同:它植根于工业世界,它吸引人群,它赞美技术,也讴歌传统,在这个意义上,它是现代性的典范。为反对法西斯主义,罗斯福与人民阵线将工人运动和那些愿意与工人在政治上结盟的资产阶级重新结合起来。在这场较量中,斯大林主义领导的官僚化工人运动既是西方资产阶级的盟友,又是他们的对手。因此,在南斯拉夫、希腊、意大利对抗纳粹的过程中,爱国战争、内战和阶级战争混杂在一起,反抗德国占领的民族斗争经常采取反资产阶级的面貌和话语,对抗与法西斯主义勾结的传统精英,这是合乎逻辑的。

  二战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而是那场没有结论的斗争的副产品,三种形式的资本主义相互对抗:俄国官僚国家主义暂时与盎格鲁-撒克逊自由主义结盟,对抗德国(以及在较小程度上日本)试图建立的自给自足的帝国。

  1945年以后,在西欧和日本,议会和立宪国家终于发挥了它们的功能,将“人民”聚集在一起,将工人阶级整合起来。1943年,一位保守党政治家昆廷-霍格(Quintin Hogg)在谈到英国工人时说:“我们必须给他们改良,否则他们就会给我们革命。”这句话有些夸张,却很有意义。

  1945年与1918年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置身于欧洲政治之外,美国拒绝加入国际联盟,对纳粹德国的崛起也没有什么兴趣。当罗斯福忙于新政时,他几乎不关心西班牙内战。在1945年,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并不只是统治自己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能力和意愿将其统治范围扩大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样,资产阶级并不满足于对工人的统治,统治阶级组织了资本与工人的关系,并试图巩固和延续这种关系。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其危机全球化


  1945年后的 “社会和平”仅限于少数几个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即使在那里,“富裕的工人”也是一个神话。[5]不过,西欧还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福利国家,以安抚昆廷-霍格所担心的劳苦大众,而政府借下大量债务(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信贷支持),设法提供资金。一个无言的交易达成了。

  在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工人的压力破坏了这种整合的稳定性。对于四十年前开始的危机,人们已经知道了很多。我们只想说两点。资产阶级在60年代和70年代成功地平息了工人的动乱,但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这个“胜利”导致了更多的社会不平衡。本节将分析第一点,而下面的段落则讨论第二点。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生产遇到了它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困境,过度积累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以至于资本无法像以前那样以同样的速度实现它。国家出现“财政危机”,产能过剩和生产过剩的种种形式,都揭示了利润减速。[6]

  企业再造和全球化本应弥补这一点。

  正如这个词所暗示的那样,全球化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投资、商品和人们可以(或应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移动。

  这种说法带有欺骗性。

  首先,垄断和寡头并没有终结国家统治,事实上,国家统治在法律和秩序上越来越强,保护主义并没有结束。

  第二,全球化的基准是什么?

  裁员、零工化、以个人合同代替集体谈判、制造业从一个大洲外包到另一个大洲、以牺牲工业为代价促进服务业发展......八九十年代所有的“结构调整”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系统性地降低劳动力成本

  削减工资是资产阶级的常态。马克思引用一位英国议员的话说,“英国资本主义最内在的秘密灵魂﹝就是﹞把英国人的工资强行降到法国人和荷兰人的水平....。今天,由于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我们已经前进了许多。如果中国成为一个伟大的制造业国家, 我看不出欧洲的制造业人口如何能在不降到他们的竞争对手的水平的情况下,维持这场竞争” 。马克思最后说“英国资本所希望的目标不再是欧陆的工资,而是中国的” (《资本论》,第一卷第24章第4节)。

  然而,工资虽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量,但不是唯一的变量。

  事实证明,补救措施可能比治疗更糟糕。

  由于计算机化、消除烟囱工业以及亚洲对低工资制造业的投资,90年代生产力提高了很多,特别是在美国。但无论计算机和集装箱对压缩和转移劳动力有多大帮助,它们也只是弥补了利润下降的原因。70年代的所有关键特征在40年后依然存在,只是被少数企业的利润和金融业的暴利所掩盖。

  当前巨大的技术变革,特别是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机化,被误解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其规模与19世纪初蒸汽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力和内燃机带来的革命相当。这是忘了生产力不是单纯的技术工具。汽油和化学本身并不足以引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远不只是传送带。

  在1945年后的繁荣时期,两战之间的社会困境(没有大规模消费的密集积累)得到了解决:通过将部分生产力收益转化为更高的工资,实现了密集积累与大规模消费。二战后,美国出口的商品不同于当时欧洲已知的商品,它们是用另一种管理方式制造的,预示着新的生活方式。相反,在20世纪末,亚洲的四小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新工业国家”,以及现在的中国,都很快被贴上了“世界工厂”的标签,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制造出与西方国家相同的物品,但是成本更低。由于供大于求,价格被压低......利润也被压低。从70年代中期开始,利润率“长期下跌”,虽然在这之后利润率有所回升,但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的积累阶段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启动新的生产和劳动形式,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的积累制度和不同的调节模式。相反,新兴经济体依靠的是一种没有福特主义的新泰勒主义。[7]

  资产阶级又一次试图通过迂回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以此来绕开它的伙伴——工人,这一次是通过MTC(交通和通讯手段)的飞跃,但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增长。

  此外,中国经济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将不再过度依赖出口。

  随着工业从老牌工业大都市向亚洲转移,工人组织起来,提出要求,中国的工资上涨,开始迫使企业到劳动力更听话的国家投资。

  使问题全球化并不能解决问题。内部生产成本,以及外部和社会成本(弥补环境损害),不能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生产力来弥补,特别是在选择了服务经济的国家。以前农业和工业发生的盈利革命,在服务部门永远不会以同样的规模发生,有些是标准化的理想选择(电信),但有些不是(医疗)。

  没有必要纠结于2008年以来,统治阶级用延续危机的手段对付危机。为了减少公司和政府的赤字而降低劳动者收入,向银行注入更多的现金,并不能解决价值创造不足和投资不足这个根本问题,贸易的扩大无法弥补,靠信贷支撑的扩张更不能。资产阶级依靠提高需求,公共监管,长期投资走出了大萧条,但现在他们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确实在20世纪末有了一个新的开始,那么它的胜利并不像看上去那样伟大。当前的危机显示,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繁荣并没有克服七十年代的困境:产能过剩、生产过剩、过度积累、利润率下降。过去三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增长是不可否认的,但也是不健康的。它的成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逻辑相悖,资本主义不可能一直把工人当作不惜一切代价减少的成本,不可能一直优先考虑金融业,不可能一直靠负债过日子,不可能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推广到各大洲。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谬误


  当我们每个人都被鼓励靠信用生活时,国家却越来越应该审慎地进行管理。“我们在花费公共资金时应该量入为出”。

  19世纪也有自由主义,当时资产阶级曾经主张削减公共开支,认为这些款项会消耗自己的血汗钱,减少投资。国家的作用和预算要保持在最低限度。但事实上,20世纪末的新自由主义与前者没什么共同之处。

  撒切尔和里根发起的不是19世纪式的自由主义。他们通过举债融资增加公共开支,但这无助于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而且它也不是该政策的目标,它有两个目的,第一是降低企业税,第二是降低劳动力影响利润的能力。工业和银行业的私有化、放松管制(这一进程由吉米-卡特在美国发起,比尔-克林顿在1993年后继续进行)、打破为劳工提供自我保护手段的体制框架(著名的“福特主义妥协”)。新自由主义正在取消国家给予个人和集体的一点保护,使其直接受市场力量影响。

  这必然发生在系统的核心:制造业、运输业和能源业,即那些曾经(现在仍然)至关重要的部门,也是工人组织和运动最发达的部门。所以攻击的目标自然是大型工厂和钢铁工人、矿工、码头工人、空中交通管制员等。由于这些关键部门被打败了,金融就趁机以牺牲工业为代价来推动自己的利益:这是演变的副作用,而不是原因。

  亚洲的崛起是工人失败的另一个结果。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资产阶级开始在亚洲或拉丁美洲制造产品,然后向中国产品开放市场,但这是在粉碎本国工人的激进主义之后。

第五节 工资、价格、利润


  人们写了很多文章来解释资产阶级(通常称为富人)在过去几十年中如何偷窃穷人的东西。很对,但问题是,1980年以后,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反击是否成功......还是太成功了。系统性地否定工人的作用(即系统性地缩减人力,降低劳动成本),短期内带来了利润,但长期来看却是有害的。过去三十年世界贸易和生产的增长掩盖了一个本质问题:利润仍然不够用。更快的资本流通不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利润。2004年,法国一些公司的年利润增加了55%,主要原因是他们从自己回报率较低的行业中解脱出来。问题是,利润不足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有利于少数人(不断扩大的高科技企业、与公共支出联系紧密的公司,以及金融业)的战略来弥补。这里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50-80年代所谓的混合经济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是依靠资金不断从企业整体转移到少数公司,[8]但这种制度的运行需要一定程度的活力,如果整体盈利能力不足,最强大的公司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份额。

  资本主义不是简单的货币积累和彻底降低成本。更不是以牺牲“实体”经济(也就是生产和销售物品(无论是手机还是网购电影)的公司)为代价,通过投机暴利进行积累。资本主义不能只是钱生钱。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总是要考虑到工人,即使在斯大林和希特勒的统治下也是如此[9]如果说要从凯恩斯那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工资既是一种成本,也是一种投资。

  资本主义在不达到高度临界阶段的情况下,所能排除的东西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经济和工作占统治地位的世界里,现存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取决于它至少能让相当数量的无产者从事生产性工作。

  生产性的含义不止一种:为公司积累和投资提供价值的生产性;为统治阶级提供财富的生产性,为税收提供金钱的生产性;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生产性;生产剩余产品的生产性;以及 能够使各阶级聚集在一起,带着他们朝着某种共同的目标前进的集体观念、形象和神话的生产性,也就是生产一个社会,这也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是被动的工人和原子化的消费者堆砌在一起。

  这里的关键是资本对劳动力的处理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有多大。劳动力的更新必须是全球性的,不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政治上。

  自80年代以来,企业再造一直在进行,仿佛劳动力可以被无情地剥削。人力看起来是用之不竭的(老板总是可以用新的无产者取代不服从或年老的无产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工厂(就像今天新兴国家的许多工厂一样),资产阶级会剥削工人,直到他们疲惫不堪。多年的剥削带来了大量的利润,但当1914年军队征召数百万成年男性时,军方意识到下层阶级被营养不良、发病率、佝偻病和残疾所困扰。对于老板个人来说,只关心公司生产的价值是可以的。但老板们作为一个阶级,必须考虑到劳动阶级的再生产。痛苦和利润并不总是能很好地相处:当劳动者得到较好的报酬,有房住,有饭吃,保持健康,甚至受到一点尊重时,他的生产效率往往更高。

  在社会方面,“富裕”国家抛弃了最贫穷的20%的人,使他们的命运变得惨淡。在美国和大多数老牌工业国家,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已经下降(有时下降10%)。数以百万计的青壮年生活在贫困之中,有工作的穷人越来越多,新穷人、蓝领和小职员不断陷入贫困(法国劳动人口的60%),然而上层阶级的胜利是有代价的。过度提高生产率会造成工作压力、工时损失和其他开支,这些负担最终会压垮资产阶级。同样,削减“社会”工资也是短视的政策:花在教育、医疗、养老上的钱是一种投资,有利于资本的循环。过多的成本削减带来了利润,但全球化却终将使资产阶级付出代价。

  资本和工人之间的利润分配越来越不平等,从侧面反映了利润不足,这不是金融家的贪婪造成的(今天的资产阶级和过去一样贪婪),而是工商业的利润不足造成的。如果撇开美国不谈,“事实证明,世界经济所产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它的工业能力”。这是一位没有马克思主义或左派倾向的法国经济学家让·卢克·格劳(Jean-Luc Gréau)在2005年提出的观点。[10]他认为,世界范围内系统性地降低劳动力成本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办法。“经济学家是如何做到公开忽视工资降低对世界形势的影响的?......工资降低意味着价值创造的萎缩”。

  北美的沃尔玛化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沃尔玛凭借它廉价的中国制造,迫使三分之一的人员成为临时工,大幅降低平均工资,并在事实上对工会进行打击,沃尔玛的低成本体系完全适应(并促成)了整体收入的下降。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反面:低工资是低消费的条件。一个需要 “食物银行”,需要每个城镇中心都有慈善商店的社会,无法产生繁荣的贸易。

  由于大众消费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基石,系统性的裁员和外包最终降低了工薪族和失业者的购买力。货币远非单纯的虚构,而是实实在在的劳动,货币的现实意义来自于它所代表的活劳动。当工人生活质量下降时,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不可能无休止地分期付款购买,债务经济迟早会到达极限。消费不足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但它加剧了危机。

  从政治上讲,资产阶级需要工人工作,并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保持沉默。只要雇佣劳动存在,就永远不会使每个人都有工作。但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工作,社会才能保持稳定,或者至少是可控的。

  资本主义的逻辑从来就不是把每个人都变成资本家或工人,也不是把整个地球变成中产阶级的郊区。然而,资本与工人的关系,必须在发达与不发达、富裕与贫困、正式劳动与非正式劳动、工作保障与临时工作、稳定与灵活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否则,来自郊区的特权居民将不敢去市中心购物,担心遇到下层黑帮、歹徒或抢劫者。太多的封闭式社区与太多的贫民窟共存,会使社会变成一个火药桶。一个社会不能只靠警察来安抚。

  为了自我再生产,资本主义不仅要为劳动者提供食物和住所,而且要使他们的生活下去,包括家庭、教育、健康,总之就是整个日常生活。资本主义所谓的正常进程远非和平,2000年都灵的社会矛盾与1850年的曼彻斯特不同:现在“富裕”国家很少发生食物暴动,尽管数百万美国公民要靠食物券吃饭。贫穷和匮乏与时俱进。如果说当代的日常生活已经成功地变成了接连不断的购买(数以百万计的人在eBay和类似的网站上进行交易),那么这并不妨碍在旧的资本主义中心像新的资本主义中心一样重复发生骚乱。抢劫不是革命,但当穷人走上街头去抢劫时,就像2011年的伦敦一样,这说明市场释放了它无法控制的力量。

  当资产阶级不知道如何让广大群众和整个国家恢复偿付能力时,这是因为雇佣关系有可能无法再维持社会再生产。

第六节 不可能把一切都归结为时间。


  物极必反,长期寻求节省时间的做法也是如此。缩短时间的结果是一切事物都不能持久。在1960年,美国生活方式的成功体现在说服驾车者每两年购买一辆新型号的汽车,50年后,我们的家用电脑建议我们每隔一周更新一次软件。产品的不断更替是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与可持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相冲突,时间的本质就是它既不能被储存也不能被更新。

  到了某一个阶段,社会压力不再推动系统前进,而是使其承受巨大的负担。以最大可能的速度分离、量化和循环一切,这是以前使它强大的东西,现在则转过头来反对它。

  时间是当代人的执念,在工作中,在家里,在街上,无处不是与时间赛跑。当公司试图实时生产和流通一切时,他们真正的目标是零时间。现代人无法忍受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一个火星游客可能会认为我们制造和消费的不是物品,而是速度。竞争迫使每家公司将劳动力成本降到最低,而每个工人的贡献都要以时间来计算,无论得出的数字会有多大的争议。计算机和专家的目的是节约时间,吸收时间,最终使时间失效。你的惠普Photosmart打印机软件说:“时间和空间已经不存在了。” 然而这永远不会快到让时间产生足够的利润。

  资本主义总是在短期内被证明是最好的,但现在它缺乏一些对未来的憧憬,缺乏一些长期起作用的公共监管。

第七节 股东资本主义


  企业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它是一个有别于拥有者、管理者和员工的实体,它为资本提供了连续性,它可以用全新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工人来取代所有人,并继续运营下去。股东和管理者也是如此。

  现在所谓的“股东资本主义”遵循的是另一种逻辑。让股东来管理企业,把分红放在了利益的前面。企业需要给股东带来最大的收益,甚至不惜牺牲企业自己的利益,这与企业家作为价值积累者的功能相矛盾。过多的利润回馈给劳动力,会降低利润率。但十九世纪的工厂主,或二十一世纪的养老基金索要的利润太多,就会使价值循环失灵。资本的存在不是为了不惜代价地使资产阶级富裕起来,也不是为了以牺牲整体为代价使部分资产阶级富裕起来。

  康德的哲学鸽子认为翅膀周围的空气是一种障碍,相信它在虚空中会飞得更好。同样,资本的乌托邦把自己从蓝领工人中解放出来,只保留灵活的智力劳动,仿佛它可以自食其力,发展成为一个已经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价值总和。资本仅仅想象自己从工人中解放出来是不够的,它还想从物质中解脱出来(没有工厂,没有商品,没有存货或尽可能少的存货,只有价值的流动),最后从货币本身解脱出来(没有黄金,没有现金,只有信用额度,屏幕上的数字)。摆脱了空间产生的限制,资本梦想成为一种单纯的时间运动。其实,一台既没有活塞也没有活塞杆,既没有燃料也没有操作者的发动机,就不再是发动机,而只是运动的抽象,将机械学的原理应用到虚拟的机器上。在这种情况下,利润也是虚拟的。如果说时间的计量和节约固然是价值循环的核心,那么价值化则是将人类的活动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东西,不管它是一部X级电影还是一块面包,最后都会给卖方和生产者带来利润。金融家在它们之间进行交换,但他们不自我再生产。资本主义乱伦的奇迹变成了怪物。

  股市是资本主义所必需的,资本主义需要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聚会场所,需要产权契约的比较和交换。然而今天股市的之所以惊人,并不是因为卖出了很多股票来融资。大多数股票发行到了公司内部,这些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以推高其价格(并利用这种高估的价格帮助他们借到更多的钱),或者卖给了其他公司,也就是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票。现在,回购股票和派发股息的资金比发行新股的资金要多。由于资金获得足够回报的可能性很低,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以增加与实际业绩无关的持股价值。当公司回购自己的资产时,相当于“去资本化”(J.-L.Gréau):公司为自己的资本付钱(往往是很多),而没有进行新的投资。股东们变得更加富有,而公司却没有实现任何利润。

  私人投机者和银行家如果认为对他们有利,可以退出股票市场,而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则依靠市场生存,并倾向于维持与公司实际业绩脱节的估值。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它只知道自己,没有任何监管,没有任何准则可以迫使它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使自己理性化。

  有些公司的股市估值是年利润总额的九百倍(2000年的雅虎),或者六十倍(2006年的谷歌),这并不荒唐。这些数字是投资者在面对一个有前途的行业中真正杰出的成就时做出的合理行为。错误的是将企业的资本等同于这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估值,因为这种信任是很乐观的。

  在意识形态上,资产阶级已经赢了,媒体把金融危机说成是债务问题(意思是:你和我的工资太高了)。实际上,由于企业和国家的保障措施消失了,1960年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类似1929年后的连锁反应金融机构破产),已经变成了可能。诚然,国家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如1998年美联储强迫美国银行救助对冲基金LTCM(总损失:46亿美元)。1997年后亚洲“新”工业国家危机的冲击波得到了遏制,但拉美国家脆弱的经济体崩溃了,之后“新经济”也崩溃了。各国也成功挺过了2007-2008年的 “全球危机”。但如果面对多次破产,国家能否发挥这种稳定作用?全球化开启了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

第八节 脱节的阶级


  资产阶级会寻求自己的最大利润,并遵循他们的自然倾向,将技术实力与攫取金钱结合起来。他们最近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就是促进生息资本对工商资本的支配。

  自工业革命以来,肥厚的金融通常是资本过剩的标志。制造业和贸易的盈亏平衡点很低,催生了一种倾向,就是在货币流通中追求更高的资本效率,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粗放而复杂的投机。对华尔街和城市里少数快乐的人来说,只要它持续下去,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但它导致了资产阶级各阶层之间的不平衡。

  70年代末工人的失败,与此后金融业发生的震荡之间存在着联系。劳动创造了资本,而金融自由化是否定劳动的首选方法之一。信贷就是把自己没有但希望得到的钱花出去,比如把自己的房子在楼市上的(预期)涨幅变成借款能力。然而,金钱并没有无穷无尽的自我创造能力,它只是劳动的结晶,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让世界运转起来。金融崩溃是一个雄辩的事实,它表明在劳动和资本之间,因果关系并不是资产阶级所希望的那样。劳动使资本(和货币)运动起来,而不是相反。

  投机是资本主义的自然特征,事实上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征,而过度投机预示着金融风暴。

  1980年以后,随着阶级斗争有利于资产阶级,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一形势,这一过程当然是以牺牲无产阶级的利益为代价的,但同时也伴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转移,金融资本家在工业利润长期很少超过每年3%-4%的情况下,却有着两位数的利润率。租金,以前是通过垄断资源或技术的使用权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已经趋向于成为资产阶级收入的主要形式,比如证券(将债务转化为商品)、衍生品市场(从字面上看是买卖未来:保险、期权、风险,来源于现有资产)、商品投机、投机泡沫(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股票期权等。为了整个系统的利益,凯恩斯曾希望看到金融资产阶级逐渐消亡,而高科技和网络经济使他们重新兴旺起来。金融升级和银行空前的货币创造,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我们在此不再赘述。

  融资者与工程师、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协同。股价不是决定最佳成本收益比的唯一尺度。金融产品和铁器一样“真实”,但只有在它们与商品和服务同步发展的情况下,它们才不只是单纯的资金流动。

  所有的资产阶级都有一个共同的阶级地位。将来的改革者(往往是熟悉权力走廊的悔过自新的知识分子,如世界银行和克林顿政府的决策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会对“实体”经济进行理论化,并将真正的企业家与赚钱者区分开来。资产阶级是分裂的,但为了维护他们交错的利益,他们站在同一个立场上反对工人。20世纪20年代,德国统治阶级没有凝聚力,最后他们团结在希特勒身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金融、工业和商业部门是继续不团结,还是在改革政策上趋于一致。

第九节 失败的货币之神


  当20世纪60-70年代的工人斗争被遏制时,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表现得好像可以自由地将一切资本化,不论是我们呼吸的空气,人类基因组,还是里亚托桥。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价值生产的附属品或商业对象。

  尽管这种普遍商品化的趋势更加证明了资本无所不在,但资本主义不能存在于一个完全资本化的社会,它需要从属于它的制度和规范,而这些制度和规范并不直接符合利润的需要。学校不应该使一个资本增值。公务员不是商人。“研发”需要基础研究。会计需要值得信赖的数字。同一家公司如果在自己的账本上做手脚,就会上征信名单。公共服务必须服从资本主义标准,但又要保留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现在我们争论“经济人”(Homo economicus)的局限性,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和他对市场的批判(《大转型》,1944年出版)流行了起来,这表明,即使是自由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有必要约束牟利对社会的控制。波兰尼认为,人类对市场的倾向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的,资本主义已经把生存资料的生产从社会生活和自然中剥离出来。波兰尼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也不是共产主义者,他并不反对市场的存在,他的补救措施是将生产活动重新嵌入相互联系之中。

  这一批判写于大萧条之后,与资本主义调节市场力量的努力不谋而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波兰尼强调的“嵌入性”重新产生了兴趣,改革者们希望将经济置于社会控制之下,以便与自然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关系。

  波兰尼说得很有道理,个人主义的货币交换会侵蚀社会结构。他只是没有看到,我们不能指望资本主义限制自己,市场总是倾向于过度发展。正如自由主义者所指出的,资本主义有优势,但也因此有其缺陷。在讲授《大转型》的学院里,管理者们梦想着把教师的工资与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的表现挂钩。波兰尼天真地相信资本主义会自我批判。

第十节 将原来只能定性的东西量化(当病症成为良药)


  一个建立在普遍测量基础上的系统如何应对过度的数量主义?通过将定性的东西量化。现在已经有研究幸福的博士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幸福总值(GNH)相辅相成。

  在西方怀疑自己的价值观,向东方寻找灵魂食粮的时候,不丹成为了第一个正式使用GNH的国家,这不是偶然的。这个概念并不是源于纯粹的传统,而是在不丹进行现代化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暗号),由当地统治者发明的。GNH是商业压力和盛行的佛教思想之间的桥梁,并为不丹社会提供了一种意识形态,将雇佣劳动和货币经济视为适合人民福祉的经济。类似的调查随后在“现代”国家出现,现在的民意调查也在收集有关福祉的数据。[11]

  众所周知,社会学有一个“定律”,那就是在调查中,问题决定了答案,访谈中用来衡量民众福祉的复杂指标,有助于在不丹人的脑海中灌输不丹的发展对他们有利的观念。

  GNH与GDP一样,是人为操纵的,但对其使用者来说也同样具有欺骗性,无论是专家还是向专家付费的统治者。虽然GNH声称是对未来进行适当规划的指南,并考虑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因素,但它的运作逻辑与价值相同,它将从地下水位到入学率的所有东西放在一起,并将其综合起来(或假装综合),以便将现实简化为数字和图表。我们现在的世界,是由相互竞争的国家和公司组成的,从它的本质上讲,将经济计量学应用于日常生活是无法实现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GNH几乎无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文化完整性、生态系统保护和政府治理,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不要紧。由于GNH无法量化福祉和幸福,新的构架应运而生,比如真正的进步指标。由于心理健康还不够,情绪健康现在被认为是可以计量的。当事实数据被证明不充分时,专家们就会编制记忆。当幸福达不到要求的规范时,就会编出一长串各种幸福的清单,并撰写新的论文。

  数字社会也是一个报告社会。2001年,联合国启动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评估生态系统造成的财产损失。它对1982-2002年的估算是180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一直存在争议,这需要更多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生产主义可能在制造业中被否定了,但在研究中并没有。

  教授幸福的老师是当代的布道者,补足了当下时代的不足和畸形。在思想政治生活中,还原论十分盛行,对数字也十分迷恋,对幸福感的研究受到它的影响。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用分数作为评判学生唯一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批评者所反对的。他们指责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义国民幸福指数,但所有的统计数字不都是如此吗?他们对不科学的标准表示遗憾,但福祉怎么可能符合任何客观标准?只有科学主义的头脑才能将幸福视为科学的对象,或者将情感与经济进步相提并论。他们哀叹民族偏见,但不丹在自己版本的GNH中寻找安慰是必然的。二十一世纪的美国GNH肯定了美国对自己的想象:一个多文化、有生态意识,对少数民族友好的国家,不再是1950年的样子。GNH是一个GDP主导的世界陷入危机的产物,它从意识形态上处理了它的危机。禅宗的智慧与GNH相得益彰。

第十一节 禁忌星球?[12]


  资本主义一心想把劳动力当作可以肆意利用的资产,它对自然也是如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远见的观察家就对生态风险提出了警告。[13]然而,从整体上看,1980年后的增长意味着更多的生产、更多的能源(包括核能)消耗和更多的项目性报废。

  资本主义的矛盾比一个世纪前更加明显和尖锐,如果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把一切都商品化,那么这个过程就包括了它的环境(“自然”),但它永远不可能完全变成商品。一台冰箱或一个视频点播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因为它可以无限期地更换和再生。同样的逻辑不适用于树木、鱼、水和化石燃料。要在二氧化碳方面做点什么,将比20世纪30年代补救沙尘暴所造成的破坏更难。即使美国从页岩油和页岩气中获益,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化石能源的成本将继续上升,并变得越来越不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将阻断这个系统:严重的盈利困境总会有出路,只不过会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实现。

  资本主义必须在自身和它赖以生存的东西之间,在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之间找到某种平衡。“自然”是那些不能完全资本化的元素之一.

  这里涉及到的首先是工资与利润问题,但也涉及到它所蕴含的一切。公司、雇佣劳动和商品的确是这个系统的心脏,但使这颗心脏跳动的是人类(首先是劳动力)和自然。

  哪怕你不是生态灾难论者,也能意识到21世纪初与1850年或1920年的区别。当前危机与1914-45年危机的一个巨大区别是,现在的积累既到达了生态极限,也到达了社会极限,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过度城市化、水的过度使用、气候风险......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使生产方式耗尽了自然资本,而凯恩斯主义的衰落使国家失去了以往的调节能力。

  当私人市场力量不再受到公共反制力的制约时,资本的内在局限性就会变成脱缰之马。放松管制、私有化和商业化促使自然条件枯竭。五十年来,化学和农业综合企业使小麦的产量增加了四五倍......农民投入十卡路里的热量,却得到一卡路里的产出。当资本必须把生产所需的所有要素都考虑进去的那一天,过度开发就会开始变得无利可图。

  到现在为止,企业可以把能源投入、原材料和环境视为理所当然的消耗性财富。只要铝厂造成的水污染不由生产者或购买者负责,企业就可以忽略它。这样的“负外部性”现在必须纳入生产成本:这一点,资本觉得很难做到,到目前为止,只是说说而已,并使“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成为热词。资本主义需要大规模制造和大规模消费,需要项目性报废,需要庞大的火电站或核电站,这样的系统与“去增长”、“不增长”或“零增长”是不相容的。智能手机和凯迪拉克汽车一样,都是生产主义的。

  生态学现在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它甚至催生了一种新的流行流派:末日论,它以真正的宗教方式激起人们的恐惧和罪恶感,使人们认为错误在于人类的贪婪,在于我们根深蒂固的享乐主义。

  然而,世界并不是由人与自然、技术与自然、破坏性的巨型机器与生命延续之间的对立所决定的。生物圈确实是资本主义遇到的极限之一,但人类与生物圈的联系是以社会关系为中介的。我们所说的“自然”并不是外在于现在的生产方式,原材料和能源是劳动生产资本的框架的一部分。

  例如,电力完全适合资本主义,它作为一种单纯的流动而存在,不易储存,因此必须不断循环。如果它的生产成本恰好超过了它的收益,除了把责任转嫁给国家,企业还能做什么呢。但公共资金从哪里来?我们面临的矛盾是,虽然资本主义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十分惊人,但是它的物质基础却越来越不可再生。

  人类、社会和自然的适应能力,无论好坏,肯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快,我们可能要习惯生活在一个高度危险的环境中。日本人可能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让孩子在有辐射的操场玩耍,要么禁止他们在户外玩耍。核电使得资本主义投资可能无法盈利。为了自身的再生产,一个社会系统需要(人类和自然)能源和原材料。如果一个系统花在维护环境上的资源超过了它从环境中得到的资源,即社会投入超过了社会产出,那么社会就会崩溃。

  由于目前的社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统治阶级只有两招,第一招是温和的迁就,第二招是扮演巫师的学徒。科学界、商界和政府目前正在酝酿富有想象力的、(据说是)有利可图的地球工程解决方案,比如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移出并沉积到其他地方(比如“先进”国家将工业有毒废物运到非洲),管理太阳辐射,将辐射反射到太空来冷却地球,给海洋施铁肥,以及使云层更亮。如果气候出了问题,我们就来控制天气,如果工业使环境受到威胁,我们就改变自然。[14]

  资本主义用制造障碍的手段来躲避障碍,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科幻有没有成功的必要。

第十二节 资本家不会自己进行改良


  在资本主义中不乏清醒而有洞察力的头脑。事实上,它的一些早期理论家建议克制(亚当·斯密)或改革(西斯蒙第)。[15]然而,资本主义对这种温和的话语装聋作哑,除非有群众行动、罢工、暴动、宪章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想要让一个阶级意识到自己的长期利益所在,只有书本和演讲是不够的。

  只有组织起来的工人才能使不情愿的资产阶级受到管制,没有静坐罢工就没有新政。

  相反,在斗争的退潮期,自由的资本主义表现得好像什么都能赚到最多的钱。

  今天,数据收集得越多,软件和应用数学越复杂(高频交易),自制力似乎越差。比如,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相比,现在资产阶级不愿将投资与商业银行分开。相反,统治者希望对工作和人民有更多的控制。当政府建立法律和秩序时,新自由主义从不介意政府进行干涉,它与官僚主义相当合得来。法律、法规、指南、规程和道德准则随着各个领域的标准化而大量涌现。社会一边倡导预防,一边不断玩火(核风险只是一个例子)。潜在的不健康的工业化食品由戴着手套的店员提供。人们一致认为,我们在包装上或网络上阅读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越安全。“知行合一”的谬论是一个混乱世界的典型。

  自制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强项。资产阶级擅长利用人力和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积累,但尽管有成千上万的智囊团,资产阶级却无法将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因为从字面上看,这与他无关。当一个公司投资一个工厂或一个矿井时,管理者会充分利用劳动力、原材料和技术,只有当他们受到来自劳动力、法律、地方当局或举报人的压力时,才会处理其他的事情(职业事故、有毒废物、水污染等)。资产阶级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这就是他们资产阶级的目的,事实证明他们很擅长。长远和“整体”思维是次要的。

  大量的改革“路线图”恰恰是一种拖延。大多数方案都符合当前日益个性化的趋势。每当提出提高直接工资或社会工资的可能性时,通常都是以劳动者接受加班、强制再培训、私人保险政策等为条件。这就忽视了社会契约只有在集体签订和遵守的情况下才是可行的,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集体谈判。然而资产阶级坚持把社会看作是可以自由联系或分开的单个原子。对社会问题的历史回答不能建立个人的基础之上。

  现在资本主义的挑战是使劳动更有利可图,同时也要恢复积累和自然条件之间的平衡。统治阶级在回避这两个问题。

  欧洲政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在70年代无产阶级失败之后,几乎马上就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局面。在中国由于美国的贸易逆差而忙于积累美元的同时,欧元诞生了。这种单一货币是毫无根据的,它没有任何社会经济或政治上的一致性。有时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的东西不过如此,欧盟是一个含有五亿多人的市场,但它缺乏共同目标和政治领导力。国家的建设在欧洲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而现在,国家被宣布过时了,贸易则被视为安抚者、平等者和统一者。单一货币被强加给不平等的、对立的、仍然以国家为基础的经济体,似乎希腊可以安静地与德国共存(德国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二来自欧元区),而欧洲的预算与美国联邦预算相比,只是微不足道。这无异于为了淡化社会问题,将社会问题扩大到越来越大的地理区域。

第十三节 僵局


  无产者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受害者,他们的反抗加深了这些矛盾。中国工人提出工资要求。千里之外,雅高酒店的清洁工也在为改善工作条件而斗争。即使被打败了(往往是被打败了),工人运动也会加剧危机,并促成社会僵局,使所有阶级都卷入其中,就像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样。

  然而,与20世纪30年代不同的是,现在还没有看到新政。没有大规模的深入的社会运动,深远的改革是不可能的,在商店里和大街上失去了群众的压力,改革者仍然无能为力。

  20世纪中叶,尽管无产阶级失败了(这也是原因),劳资对抗终于走向了对剥削的调整,并开始自我调节,出现了“资本+工人+国家”的联合。

  今天,对立的阶级相互对抗,没有任何改良主义或革命(尚未出现)的前景。到现在为止,资本对工人的破坏和拆分,远远超过了工人对现实的挑战。正如我们将在下一章中看到的那样,很少有什么行为可以称得上是反工人或反无产阶级的。

  尽管过去的事情永远不会重演,但两战之间与当前相似,资产阶级无法改革资本主义,工人阶级也无法推翻资本主义,直到政治和军事暴力解除了历史演变的阻碍。

  正如第2节所回顾的那样,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有三种形式的资本主义并存和斗争:一种是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市场”型;一种是苏联的“国家官僚”型;还有一种是德国的国家管理型,在纳粹统治下,资产阶级保留了他们的财产和财富,但失去了政治领导权。

  我们现在知道1945年和后来的1989年发生了什么,但在1930年或1950年,很少有人(资产阶级或革命者)能够知道这一切将如何发展。今天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市场”型资本主义最终获胜,因为它最适合资本主义内在本质,但资本主义的其他变体至少可以说是相当有弹性的。二十世纪阶级斗争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尽管它们确实是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必须明确这个问题,现在仍然如此),但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与当时共产主义理论所能理解的资本主义并不相同。

  虽然国家吸收和集中了社会潜在的暴力,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矛盾远没有被中和,而是产生了多种紧张和冲突,包括现在所谓的民族矛盾。当代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战争的前景。1914-45年的时代提醒我们,在没有革命的情况下,无序和灾难可以使一个社会制度陷入动荡,但不会终止它。

第十四节 也没有“创造性破坏”


  我们所总结的危机都涉及到剥削的程度,涉及到构成现代世界的两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当工人的压力无法缓和私人资本和影响公共政策时,工资就会下降,消费日益依靠分期付款,金融主导工业,私有化会以牺牲公共服务为代价,金钱控制社会,市场逃避监管,短期主义战胜长期投资和规划。在19世纪末,以及1917-45年的欧洲内战后,工人运动尽管没有进行革命,但它威胁到利润,迫使资产阶级采用更好的剥削形式。工人的反作用周期性地推动资本前进,既软化又恶化了它的统治,在“驯服”资本的同时也加强了它。

  二战后,国家利用凯恩斯-福特主义进行了妥协,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资产阶级的统治是毫无节制的,这种变化是社会权力平衡的转变。1945年以后,企业-工会-国家的模式能否持续下去,取决于工人是否有能力实行某种形式的交易。20世纪60-70年代的斗争结束了这一切。统治阶级取得了胜利。

  在今天西方的阶级斗争中,工人们进行反抗,但资产阶级对既得利益一毛不拔。两种力量的交错,导致了一种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的僵局。

  资本的行为仿佛可以瓦解工人,甚至消灭工人,正如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教授在1990年直言不讳地指出的那样,而工人是资本的素材。让本地工人购买更便宜的进口商品,以此来降低丹佛的劳动力成本,这是稳健的资本主义策略。1846年英国废除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就是这样,更便宜的面包降低了劳动力的生活成本,从而降低了工资。现在美国资本给丹佛工人严格意义上的最低工资,让他们购买主要是中国制造的商品,但是这有一个缺陷:丹佛会制造什么,当地的无产者怎么办?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计算机专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靠日益减少的社会福利生活,未来的工作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临时性的,还是(更有可能)有时打零工,有时领取救济金?资产阶级的答案是正是如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丹佛仍会有大量的失业者和穷人,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他们仍然可以吃垃圾食品,买得起亚洲制造的手机。这是有逻辑的,但逻辑是扭曲的。

  优先考虑全球而非本地,将劳动者的收入与他所生活的社会和市场脱钩,如果工人像数字一样灵活、流动、可分离、可扩展,能像货币一样,可以转移、互换、随意支配,那么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梦想。世界的现状和当前的危机证明了这种乌托邦是多么的强大,也证明了这种乌托邦是多么的错误:虚拟性是一种谬误。“实体”经济也许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有形,但它的真实程度是金融宇宙所缺乏的。人们可以玩弄金钱,可以“液化”银行,可以随意推出信贷额度。相反,工人既不是虚拟的,也不能虚拟化。

  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克服其矛盾:它转移这些矛盾,使它们适应其逻辑,同时使自己适应这些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它所固有的这些限制,但是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是使这些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面前。”(《资本论》第3卷第15章)

  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它为雇佣的劳动者提供生存手段的能力。它可以在数十亿人挨饿的情况下继续前进,只要它的核心——价值生产——在自我延续的同时不断扩大(这是竞争的要求:今天,上海和柏林一样,都是这个体系中心的一部分)。正如印度总督在1834年所写的那样,曼彻斯特在繁荣的同时,“棉纺织工人的骨头正在漂白印度的平原”。极端的苦难不是什么大新闻。

  资产阶级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a)核心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个社会制度,只要它的心脏足够强大,就可以应付饥饿的群众:资本主义的“心脏”是价值,四十年来,无论少数企业赚取多少利润,无论创造和流通了多少货币,但这个心脏的活力不足。

  (b)“心脏”不是问题的全部。美国、欧洲、中国等地存在的资本主义,在一个爆发性、爆炸性的世界里是走不下去的。虽然爆发并不意味着革命(仅举一例,孟加拉国的社会暴力既与宗教有关,也与阶级有关),但商业需要最起码的法律和秩序以及政治稳定。

  我们说的不是世界上的国家或地区(北/南,西方/亚洲),而是几乎每个国家内部的 “不均衡发展”。统治阶级并不特别担心玻利维亚的一个落后省份、伦敦的一个悲惨庄园或伊斯兰堡的一个贫困地区发生的事情,只是通过适当剂量的警察殴打和公众救济来处理。当玻利维亚村民、反叛的英国青年或暴动的巴基斯坦城市居民制造了难以控制的政治混乱,扰乱了国家资本的流动,扰乱了世界贸易,并间接引起了战争和地缘政治的混乱时,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严格地说,阶级斗争(即仅仅涉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并不是使资本主义偏离方向的唯一因素。

  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再生产:首先是工人,其次是将社会整合在一起的东西,最后,不要忘记它的自然基础。当社会制度只有通过剧烈的震荡和冲击来实现这一点,最终社会制度被推向新的关口,需要新的矛盾管理方式时,就会出现“文明危机”。

  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资本主义找到了危机的出路,复苏不会是软绵绵的,也不会是仁慈的。在国家的阴影下,社会地震、政治调整、战争、贫困化将与消费个人主义一同到来,现代性与陈旧性、放任性与宗教原教旨主义、自主性与监督性、道德失范与秩序、民主与独裁混合在一起。保姆国家和军事化警察是相辅相成的。在美国这个象征性的资本主义国家,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的新奥尔良让我们看到了可能的未来:基础设施崩溃,公共服务负担过重,基层自助有效但不足,法律和秩序由装甲车恢复。

  界定危机并不能解决危机。欧洲或北美国家现在没有一个国家的阶级斗争达到破坏劳资关系(这个社会最根本的关系)的地步(阶级无法团结,政治对抗,国家被毁灭,统治阶级失去控制),但创造这种局面的条件正在形成。

  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时代要求作出比上世纪30年代更为深刻的反应,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解决办法,用熊彼特在世界大战中创造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没有“创造性破坏”。

第十五节 目前为止的社会再生产


  资本主义不像自行车,可以在棚子里放一段时间,资本主义永远不会停歇,它必须要扩张,只有这样它才能存续下去。

  社会再生产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这里没有客观的限制。劳动者可以继续接受它的命运,10%的失业率和1%的失业率一样,资产阶级可以继续做资产阶级,即使“平均”利润率下降到1%,因为全球或平均数字对统计学家有意义,对社会群体没有意义。战争给一些人带来财富,给另一些人带来巨大损失。有的时候,如果他们希望继续做资产阶级的话,他们会接受1%或0%的利润率;有的时候,10%他们也嫌不够,他们会冒着金钱和地位的风险,去获得不可持续的15%,这样盈亏平衡点就变成了一个转折点。资本主义受利润法则的支配,其危机也受 “收益递减”的支配,但这种递减很难量化。这就是为什么在社会失衡(即能够塑造和动摇整个时代的矛盾)的研究中很少有数字。

  (a)我们说的再生产不可持续是什么意思?资本主义不会使自己的生产关系形同虚设。任何内部结构性矛盾都不足以使资本主义消失。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它的“内在障碍”并没有阻止它的进程,而是迫使它进行调整,使它重新焕发活力。如果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让它继续下去,这个制度的社会再生产仍有可能。

  (b)只有共产主义革命才可以让资本主义不能再生产,这时无产者将(有工作的人和没有工作的人)废除自己工人的身份。

  (c)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目前多种多样的无产阶级行动(防御性的和进攻性的)会推翻劳资关系

  (d)因此,如今的资本主义有了自我再生产的手段。但由于长期的利润不足,加上全球化使地缘政治变得更加动荡,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只能通过破坏、暴力和更多的贫困来实现。僵局造成了一种更具爆炸性的局面,而目前对希腊等国实施的紧缩政策是一个温和的预示,表明了动荡时期即将到来。

  “工人运动不必期待最后的灾难,他们将面临许多灾难,比如政治上的战争,经济上的周期性危机,这些危机反复爆发,有时是定期的,有时是不定期的,但总的来说,随着资本主义规模的扩大,这些危机的破坏性越来越大。而如果目前的危机减弱了,新的危机和新的斗争就会出现。”安东-潘涅库克在1934年如此写道,然后他得出结论。“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就是资本主义的崩溃”。今天,除非革命能消灭一个通过周期性自残来重新激活自己的制度,否则我们将面临更极端的、更具破坏性的解决方案。[16]

  安东说得很有道理:问题在于无产阶级......见下一章。




[1] 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提出,存在一种国内生产方式,它的基础是以农户为中心的经济,几乎没有交换,也没有货币。唯物主义女权主义者克里斯蒂娜-德尔菲(Christine Delphy)从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出发,接受了马克思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复制。家务劳动(由无报酬的妇女在家庭中为男子的利益而从事的劳动)被理论化,成为家庭或父权制生产模式的基础,德尔菲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生产模式与资本主义模式共存。

[2] 关于历史的进步/退步,参见Detlev J.K. Peukert, The Weimar Republic: The Crisis of Classical Modernity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2; German edition, 1987).

[3] 柯南-费舍尔(Conan Fisher),The Rise of the Nazis,2002年。亚当-托兹(Adam Tooze)Wages of Destruction: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the Nazi Economy是一本关于希特勒德国的好书。关于1917-1937年,参见Gilles Dauvé, “When Insurrections Die,” 1979, libcom, https://libcom.org/library/when-insurrections-die

[4] 恩斯特-诺尔特的《Der europäische Bürgerkrieg》(《1917-45年欧洲内战》,1987年在德国出版)一书引起了极大的反感,但没有被翻译成英文。它受到了各种历史学家的抨击。

[5] Eric Hopkins,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1918–90: A Social History (New York: St. Martin’s, 1991).

[6] James O’Connor,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1973).

[7] 在新自由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批评者中,似乎有两种趋势。一派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思想,坚持金融对 “实体 ”经济的掠夺作用。另一派不否认金融资本的影响,但怀疑这种实体经济的现状。尽管我们不会假装用几行字解决一个困难的问题,但第二种学派的优点在于,它质疑的不是极少数人占有的利润份额,而是这些利润的物质性。根据像Gopal Balakrishnan这样的作家(Speculations on the Stationary State,载《新左派评论》2009年第59期)的观点,技术和社会发展是相当可观的——最重要的是,在劳动控制方面,但 “未能释放出一场生产力革命,以降低成本,释放收入,实现全面扩张”(Balakrishnan)。

[8] Paul Mattick, Marx and Keynes: The Limits of the Mixed Economy (Boston: Porter Sargent, 1969).

[9] Tim Mason, Nazism, Fascism and the Working Cla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 Jean-Luc Gréau,《资本主义的未来》,(L’Avenir du capitalisme)2005年。他曾是法国主要商业联合会的经济专家。

[11] 在不丹和国外,批评者提出,不丹社会远非其精英阶层所宣称的和平与和谐的异国天堂。劳动剥削激烈,传统压迫,少数民族受到歧视。好吧,只有轻信的人才会认为香格里拉是真的。但是,即使不丹是一个宽容、无性别歧视、对工人友好的地方,或者说丹麦或冰岛发明了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仍然会像GDP一样具有误导性。

[12] 1956年美国的一部科幻电影

[13] 例如,早在1956年,安德斯(Günther Anders)就在写《人类物种的过时》(The Obsolescence of the Human Species)。

[14] Clive Hamilton, Earthmasters: The Dawn of the Age of Climate Engineering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3).

[15] 西斯蒙第(1773-1842)是最早的消费不足论者之一。他观察到十九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危机,认为竞争导致过度削减成本,从而降低了工资,使工人无法购买他们生产的东西。补救办法是给他们支付更多的工资,使他们有足够的购买力。

[16] Anton Pannekoek(安东·潘涅库克), “The Theory of the Collapse of Capitalism” (1934), Capital and Class 1, no. 3 (Spring 1977): 59–81.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