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英〕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1998)

〔附录〕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旗手、社会主义平等主义的斗士

——纪念G.A.科恩



  2009年8月7日上午,我刚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了我的导师尼古拉斯·布宁来自英国和好友余纪元来自美国的短信,他们分别沉痛地告诉我G. A. 科恩因突发严重脑中风已于8月5日凌晨去世。这简直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噩耗,因为这几天我正在读他4月份寄给我的他的新著《拯救正义与民主》,而且我5月3日还收到过他的邮件,告我他一切都好。

  G. A. 科恩是我多年的良师益友,在学术研究上给过我很多帮助。自1991年相识以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尤其是我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在他所在的牛津大学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做客座研究员时,我们几乎每天都见面,有时一起探讨问题,有时一起外出散步。我最近与他的密切接触是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再到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临别时我们还约好在适当的时候请他来中国讲学。他的突然去世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写这篇文章来纪念他。

  G. A. 科恩的全名是杰拉尔德·阿伦·科恩(Gerald Allan Cohen),但他喜欢他的朋友叫他杰瑞·科恩(Jerry Cohen),或干脆叫他杰瑞。杰瑞·科恩1941年4月14日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信奉共产主义的犹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工会的积极分子,他的母亲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这种家庭背景使他很小就受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熏陶,并对他后来的学术道路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尽管他后来成了牛津大学的教授和世界著名的学者,但却从不隐讳,反而在多本著作中详谈他的家庭背景。他在1995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讲学时曾骄傲地告诉在场的师生,他妈妈就是中国人民熟悉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的好朋友。杰瑞·科恩4岁开始上学,在蒙特利尔读完小学、中学后进入麦吉尔大学学习哲学,并于1961年获得学士学位。

  杰瑞·科恩大学毕业后离开加拿大到英国牛津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继续攻读哲学。在牛津期间,他幸运地得到两位著名学者的指导,一位是20世纪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另一位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杰出的代表人物以塞亚·伯林(Isaiah Berlin)。前者使他熟练掌握了分析哲学的武器,后者使他对政治哲学的问题有了深刻的把握。1963年,杰瑞·科恩获得牛津大学BPhil学位(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尔后经以塞亚·伯林的推荐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哲学系任教。他在那里待了22年,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Reader),直到1985年被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聘为奇切利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The Chichele Professor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他在牛津大学获得的这个职务是一个被英国及世界学术界非常看重的职务,在他之前担任过这个职务的是以赛亚·伯林、约翰·普拉梅内兹(John Plamenatz)和査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1]也是在1985年,杰瑞·科恩当选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A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杰瑞·科恩2008年退休后成为万灵学院的荣誉研究员,但很快又被聘为伦敦大学学院裘恩法理学(Quain professor of jurisprudence at UCL),这也是一个只有世界知名学者才能担当的职务。

  杰瑞·科恩生前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出版了五部著作。这五部著作是:《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历史、劳动和自由》(198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1995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你怎会如此富有》(2000年,哈佛大学出版社),《拯救正义与平等》(2008年,哈佛大学出版社)。他还有一个小册子《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是在他逝世后几个月出版的(2009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从学术上讲,杰瑞·科恩的杰出贡献主要是在两个领域。

  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开创并引领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杰瑞·科恩于1978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在这本书中,他力图应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包括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方法,去澄清和辩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虽然他在这本书中自称澄清和辩护的是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种老式的历史唯物主义”,但他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对马克思学说的创新性解读,这种解读既不同于传统的苏联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解读,也不同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法兰克福学派的黑格尔主义的解读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解读。这本书的问世使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入英、美主流社会科学,使左派学者感到极大振奋,并因而使他赢得了1979年伊萨克·多伊彻纪念奖(Isaac Deutscher memorial prize)。杰瑞·科恩的这部著作早在1989年就被译为中文(岳长龄译,重庆出版社出版),但译本存在很多错译、漏译的问题,以致使人们很难读懂。为了使国内学者能真正了解这本在当代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我从2006年起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重译了它的第二版,即2000年版。同岳长龄译的1978年版相比,2000年版增加了一个介绍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导言”,和“桎梏”、“历史唯物主义再思考”、“受到限制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包括一切的历史唯物主义”、“苏联垮台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四章新内容。我的新译本于2008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在新译本中将作者的名字译为G. A. 科恩,而岳长龄将其译为G. A. 柯亨。我的译法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作为名字的Cohen一词本身既可译为科恩,也可译为柯亨,而科恩与人们称呼作者时的实际的发音更为相近;二是为了与岳长龄的译本相区别。我在2008年8月将新译本寄给杰瑞·科恩,他收到后非常高兴,还特别在回信中说“他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出版后不久,杰瑞·科恩、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和约翰·罗默(John Roemer)一起发起创立了“九月小组”,即人们后来所说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分析的方法,不仅是分析哲学的方法,而且还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基于理性选择理论(即博弈论)的方法,去澄清和辩护马克思及其后继者的理论。对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问题,杰瑞·科恩在其1988年出版的《历史、劳动和自由》中讲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当今有三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当中那些从事马克思主义传统研究的人的注意。它们是关于反对和推翻资本主义的方案的设计、正确性和策略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想要什么?一般说来,甚至更具体点讲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想要这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究竟错在哪?社会主义又对在哪?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已不是原来的工人阶级,或已不是过去认为的工人阶级,这一事实对于实践意味着什么?”。[2]可以认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大部分是围绕杰瑞·科恩提出的这三个问题展开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及其所取得的众多成果,对于推进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杰瑞·科恩从一开始就是这一学派的旗手。

  其次是在当代政治哲学领域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呐喊和辩护。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出版之后,杰瑞·科恩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开始有所改变。虽然他仍相信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基本是正确的,但却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最富有成效和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平等主义思想。就实现社会主义这一现实目的而言,当下最要紧的是以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反击主流政治哲学为资本主义所做的种种辩护。他是从批判自由至上主义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的代表作《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入手的,因为在他看来,这本书在为资本主义的辩护中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论证。他指出,诺齐克此书的目的是为让社会主义者感到气愤和自由主义者感到担忧的不平等辩护,其方法是赞美为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和诺齐克一类人支持的主张自由市场的右派分子共同赞同的自由。与自由主义者通过强调平等比自由更重要来反击诺齐克的做法不同,杰瑞·科恩在他的《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一书中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其理论的源头——约翰·洛克的自我所有原则。他论证说,这一原则假定现存的财产分配是以某种方式存在的自然秩序的组成部分,而自由的分配是在其之上的,但实际的情况是,私有财产本身已经是自由的分配,某物的拥有者可以自由地使用它,其他人则没有这种自由。所以,任何财产的分配同时也是自由的分配,不平等的财产分配是阻挠而不是增加自由。由此说来,自由实际上要求平等,因而要求对财产进行再分配。

  在批判了以诺齐克为代表的自由至上主义以后,杰瑞·科恩进而又把批判的目光转向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他在其2008年出版的《拯救正义与平等》一书中明确提出,他首先试图从罗尔斯的自由主义思想中拯救这样一个平等的命题:在一个分配正义占优势的社会中,人们在物质方面可能得到的利益大致上是平等的。分配正义不容许深层的不平等,即由对处境好的人提供经济刺激而驱动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正是罗尔斯及其追随者认为一个正义的社会所展示的东西。他还试图从罗尔斯对正义概念的构成主义的论述中拯救这一概念。他指出,根据构成主义的观点,正义的内容是由社会生活的规则,即由在一个特许的选择环境(在罗尔斯的论述中这种环境就是原初状态)中将被选择的控制规则来确定的,而在他看来,如果社会生活的规则形成可靠的基础,那它们将既反映那些不同于正义的价值,又反映那些限制正义可应用范围的实际上的强制,这样一来,正义本身就不是被这种规则指明的东西了。杰瑞·科恩之所以为平等主义辩护是为了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其逝世后出版的小册子《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2009年)中,他特别提到,有时候我们所有的人都常常像社会主义者那样行为。例如,在野营旅程中,野营者不会想到为使用一个足球或为他们碰巧抓到的鱼而相互指责。野营者不是仅仅为了获得而付出,而是相互以一种平等和共享的精神来相处。这种社会主义的准则对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来说是值得向往的吗?为什么不是?整个社会也许不同于野营旅程,但当人们相互以这种旅程所展现的平等关系来对待时,那无疑是有吸引力的。

  杰瑞·科恩为社会主义平等主义所做的辩护受到了左翼学者的高度赞扬。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10位国际知名的学者——美国哈佛大学的T. M. 斯坎伦教授、耶鲁大学的约翰·罗默教授、斯坦福大学的约书亚·科恩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的乔·埃尔斯特教授、纽约大学的塞缪尔·舍夫勒教授和杰里·沃尔德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的德里克·帕菲特研究员、曼彻斯特大学的希勒尔·斯坦纳教授、沃瑞克大学的苏珊·赫尔利教授和加拿大皇后大学的威尔·金里卡教授,在2006年合作出版了一本题为《平等主义的良心——向G. A. 科恩致敬的论文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每个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的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对当代政治哲学的杰出贡献和重要意义。

  当然,杰瑞·科恩的学术贡献绝不仅仅限于上述两个领域,他还留给人们很多值得铭记和学习的东西。他的学生乔纳森·沃尔夫在他纪念杰瑞·科恩的那篇文章中写道,“杰瑞很谦虚地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回应性的而非创新性的哲学家,而这遮掩了他的方法和贡献的原创性和影响力。像马克思一样,他在对诺齐克、德沃金和罗尔斯著作的回应中也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立场。他的方法常常就像一个内行的拆毁建筑物的工人:找出一个看似非常普通的弱点,然后一直推,一直推,直到整个建筑物倒塌。杰瑞有那种精确制定将他的批判定位在哪儿,和如何扩展它已获得最佳效果的能力。乍看起来,那些批判显得迂腐或过分注重细节,但随着论证的展开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就显现出来了。杰瑞的工作只是引导人们参与。常常听说有些哲学家通宵未眠力图对他们在当天听到的杰瑞的一个论证提出反对意见,最后却回到他的论证可能毕竟有道理的看法。如果说成功的标志是博士生的论文留下了你的研究的印记,或受到你的研究的激励,那杰瑞就是当代最成功的政治哲学家之一。”[3]他的另一个学生,英国布列斯托尔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伯特拉曼(Chris Beltram)在他纪念杰瑞的一篇文章中则谈到了杰瑞作为学者的另一面。他说道,“我们中的很多人,在面对有关我们时代热点问题的有争议的要求时,都很想根据我们预料的听众来调整我们的努力。在有专业知识的听众面前,我会发愁并担心讲不好,但在一群学生或不具专业知识的听众面前就放松得多。而杰瑞,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行事。在有机会向普通听众谈论社会正义、平等、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时,杰瑞绝对会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意思清晰而又生动地解释给他们,使自己的想法被他们所理解……他在这种情况下的卓有成效是因为正义与他相关,因为这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这不仅是学院中要做的事。”[4]

  我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我目前正在翻译杰瑞的小册子《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并以此作为对他的纪念。

  段忠桥
  2010年6月





[1] 杰瑞·科恩的学生,现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主任的乔纳森·沃尔夫教授(Jonathan Wolff)在他纪念杰瑞·科恩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了这件事。他说,“多少有点令人奇怪的是,谁会被任命为奇切利教席的问题是一个在全国报刊上议论的问题。那时的杰瑞只是一本书《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1978年)的作者,只发表了不多的论文,因而还相对不为人知,不可能是候选人。关于他的任命,一本讽刺杂志《私人眼光》推测,委员会可能受到杰瑞说话风趣和善讲故事的名声,以及使万灵学院就餐交谈时的贵族习气更具生气的需要的影响。但真实的情况却是,委员会认为杰瑞具有罕见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哲学天赋,他们对他的信任现已得到足够的回报。(译自TPM: 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 "G. A. Cohen (1941一2009)", Written by: Jonathan Wolff, Appears in: Issue 47 preview, Posted by: TPM, August 9, 2009. )

[2] G. A. Cohen, History, Labour, and Freed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xii.

[3] TPM: 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 "G. A. Cohen (1941一2009)", Written by: Jonathan Wolff, Appears in: Issue 47 preview, Posted by: TPM, August 9, 2009.

[4] http://www.thepublicphilosopher.com/2009/08/07/jerry-cohen/.




上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