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刘少奇 -> 《批判资料 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合集,1967年) 118) 同某国议会代表团的谈话 (1958年10月8日) 团长:地主、富农入社没有? 刘少奇:入社了。好的做正式社员,不好的做候补社员,一部分更坏的监督劳动,由民兵监督他们。 全部妇女都积极拥护公社,她们过去一直是做饭、带孩子。有时参加了田间劳动,回来也得做饭,做得不好还挨丈夫骂。搞了食堂、托儿所、缝纫组,解放了她们的劳动力,丈夫也不骂她们了。 团长:是否每个农村都成立了食堂? 刘少奇:都有,每个生产队设一个。 团长。全家都在食堂吃饭吗? 刘少奇:是的。有的小孩在托儿所吃,有的带来食堂吃,有的在学校里吃。 大家都赞成,运动发展得很快,如河南省在不到两个月中全省就公社化了。当然,一些具体问题还有待解决。 团长:听说本月底全国就可以完成,现在已经有百分之三十几了。 彭真:不只这个数字,还要多些。 团长:我们是从新闻简报上看到的。 刘少奇:运动中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只要向群众说清楚就可以了。个别地方,有的杀了猪、鸡,怕归公社,经过解释也就纠正了。一些具体问题,譬如自留地等如何处理,现在各地都在讨论,一致决定取消。牲畜、山林的处理问题,也在讨论,各地的具体办法不同。鸡、猪有的地方还让社员养,但只是少量的,主要的是由公社来养。目的是进一步增加公有部分,缩小以致最后消灭私有部分。 公社的性质基本上还是集体所有制,但有一部分全民所有制,这部分还要增加。我们准备把国家的仓库、商店、银行、加工工厂、学校都交给公社,加强公社中的全民所有制。 我们想,这样做两三年以后,很多公社就会变为全民所有制。 我走了三个省(河北、河南、江苏),看了公社。他们正在讨论分配制度问题。有的地方提出吃饭不要钱,有的一般的菜也不要钱,如要吃好菜,自己花钱。有的地方提出一年发两套单衣,两年发一套棉衣,一年四双鞋,老年人住幸福院,儿童入托儿所和学校不要钱,结婚、生孩子发补助费。这些办法正在讨论。大部分只能在粮食上不要钱。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分配办法:粮食供给,外加基本工资。 团长:粮食供给,工资的钱数是否要少了? 刘少奇:我讲的是农村,城市是另一种办法。钱的那部分是少了。 团长:这就是说,一部分实物,一部分钱。 刘少奇:是,农民开始领工资了,部分地实行了供给制。 团长:银行是全国统一管理的,交给公社,是否会有什么变化? 刘少奇;不会有变化的,还是统一领导。银行的工作人员交给公社管理,由公社发工资,公社可以叫他们去种地,可以调派他们。 商业也如此。把资金交给公社,但不准他们动用。 公社里有共产主义成分。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乡社合一,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生活单位,分配单位,教育单位。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目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好形式,将来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 团长:据我们了解,乡是基层单位,在乡的上面是县,那么在县的范围内是否成立联社? 刘少奇:有的一县是一社。一乡一社的,乡人民代表大会就是社员代表大会,县里是联社。 团长:省怎么办? 刘少奇:改组会有,但基本上不变。中央和省的人员可以大大减少。从这个观点来看,国家基层政权在开始消亡,但没有完全消亡。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还要镇压,然而事情不多了。公社要分出一部分人监视坏分子。公社和县的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工作,阶级斗争只是一部分工作。国外的阶级斗争由国家来搞。民兵主要是对付外国帝国主义的,对付地主是次要的。 实行粮食供给制,是因为粮食多了,可以随便吃。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实行“各取所需”的原则了。 团长:我们在××××建立合作社的时候很重视物质刺激的原则,使农民们乐于多作工作。在中国,这个原则是怎样体现的? 刘少奇:这个原则现在还是要的,工作好的多得些,坏的少得些。马克思把这种制度叫做资产阶级的法权制度,是不平等的制度。在城乡还保留这个原则,而粮食供给制是实行了“各取所需”的原则。 至于猪、鸡等,公社的收入多了,私人部分的收入也就无足轻重了,而且私人养猪养鸡也不合算。个别的老人不能出田劳动,养点猪、鸡是可以的。 团员:搞个人经济,会不会影响他们去公社劳动? 刘少奇:一方面是自己搞不合算,另一方面是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现在是共产主义精神大发扬。 譬如,目前有××万人在为钢铁而奋战:开矿、运输、建炉子、炼铁。他们不要钱,自带粮食。大部分是农民,一部分是市民,没有八小时工作制,没有星期天,没有地方睡,搭个棚子。这是什么?这是共产主义精神。 工厂是八小时工作制,但工人们自己工作不是八小时,甚至是工作十小时、十二小时,礼拜天不休息,也不要工钱。 北京大部分工厂的工人都要求取消计件工资。这正象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所说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自觉的、无定额的、无报酬的劳动,是共产主义的劳动,这是列宁在一九一九年说的。俄国在内战时期有过这种劳动,列宁就大写文章。 我们的这种劳动的规模比一九一九年俄国那时大得多。××万人同时炼钢,如果要钱,怎么得了?这样的例子在其他方面也很多,如兴修水利。在这样一种精神下,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好。马克思说过,如果劳动者不肯多做一小时工,不肯少要一点钱,就谈不上共产主义。 我们的工人、农民、干部们不仅可以多做一小时、几小时,甚至可以多做几个月。如果多做一小时就多要钱,那就谈不上共产主义。 团长:中国党认为中国农民的觉悟,是否已经很高了? 刘少奇:是的。可以这样说,农民的干劲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不是法律和命令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共产党简单号召所能做到的。 彭真:讲一个例子吧!有一个合作社完成了自己的水利建设。社长于是号召社员去支援邻近一个社,并且说可以给报酬。社员们听了以后回答说,要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就去,如果是为了挣工分,我们就回家睡大觉去。 刘少奇:中国农民大部分觉悟很高。这是党几十年在他们当中工作的结果,党依靠了他们,他们相信党。他们一穷二白,看到了前途。“苦战三年,改变面貌”,是为了长远利益,为了将来的幸福。 很奇怪,在中国,农民常是带动工人,农业带动工业,乡村带动城市。这也是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现在城市也在试办人民公社。我看了郑州,那里初步组织了城市公社。不错。 有这么几种公社:以农业为主的公社,以工业为主的公社,以学习为主的公社。 团长:学校也要搞公社? 刘少奇:都搞,机关和街道也要搞。 过渡到共产主义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而是逐渐实现的。“共产主义”这个字不能随便用。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来说是高级阶段。 我们想,开始从粮食起各取所需,其次是衣服,然后再及其他。过几年,糖每年生产七百万吨或一千万吨,那时糖也可以各取所需了。明年预计养七亿头猪,每人平均一头多,那就可以各取所需了。 粮食明年计划达到每人平均1,500一2,000斤。如果达到8,000斤,就超过了美国。美国每人平均1,900斤。这样就吃不完了,猪也吃不完了。在这个基础上,粮食和猪都可以实行“各取所需”的原则了。 棉花和油料也可以实行各取所需。现在正在讨论明年城市是否可以实行供给制的问题。粮食供给制今年年底在乡村实行,明年年底可以在城市实行。 粮食和肉都够吃了,并且实行了机械化和电气化以后,就可以大大缩短八小时工作制,实行六小时工作制,甚至四小时工作制。 我们想,实行六小时工作时,所有的工人都要去学习。除了六小时工作以外,剩下的时间不能都用去跳舞和进电影院吆,要学习。 我们中央决定在十五年内普及大学教育。没有大学教育,建设共产主义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在工人中正在推行多面手运动,一个人不限于一种技术。农民去工厂,掌握工业技术,工人去农村,学种地。加快消灭社会劳动分工的区别。使劳动者学习,使知识分子劳动,逐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 我们准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在农村盖几千个大工厂,每个县办两三个,使农民入工厂,消灭城乡间的差别。 这些差别消灭下去,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产品很丰富,那时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