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工人生活(第二辑)》


一、必须进行民主团结
二、心中有数
三、不同情况不同要求
四、旧事重提
五、分清内外
六、当家做主还要团结自己
七、还应该记在敌人的账上
八、再谈应该记载敌人的账上
九、还要扩大串联
十、谈关系
十一、再谈关系
十二、三谈关系
十三、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十四、“算了吧!”的思想不对头
十五、什么是“建设性的意见”

 

十六、珍贵群众的意见
十七、关于名字问题
十八、关于“主人翁”的三种解释
十九、从封建宗派的纷争中解放出来
二十、扔掉旧思想
二十一、贺思想翻身
二十二、学习革命传统
二十三、自觉的改造
二十四、不是只报私仇
二十五、大家心里都要有底
二十六、必须加强管制
二十七、在斗争中提高认识
二十八、表扬是为了要大家学习
二十九、从留后路到依靠工厂
编后的话


《工人生活 第2辑》 作者:华生等撰 武汉通俗出版社 1951年出版


必须进行民主团结


  在民主改革的运动中,进行了反封建的民主斗争以后,是不是还要进行民主团结,把工人阶级内部的问题解决一下?有人说不必要了,封建反动分子都已斗倒,工人阶级内部还会有什么问题。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民主改革不仅要打倒敌人,还必须通过民主团结组成团结的阶级队伍。大家知道,工人阶级本来是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但是过去在旧社会旧企业统治压迫下,受到反动势力的种种损害与限制,因而工人与工人之间,职员和工人之间常常闹意见。解放后工人阶级虽然成了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旧的影响在工人身上却暂时没有完全改变,工人与自己的政党、自己的组织以及自己工厂的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也还并不密切。许多厂矿里,常常因为这样的一些关系没有好好改善,大大影响了生产。

  民主团结就是要调整解决工人与工人、职员与工人、领导与群众等各方面的关系。经过民主团结,密切了领导和工人群众的关系,更加具体的明确了相信和依靠工人阶级的观点,职工关系和工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大家都有了新的劳动态度,提高了主人翁的责任感。

  工人弟兄们!我们的工厂、矿山和企业,在国家建设事业中,都担任着十分重大的生产任务,能否很好的完成和超过这些任务,就全靠大家能否齐心合作,出主意想办法。民主团结就是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提高大家当家做主的责任心。只有经过民主团结,大家真正结成一条心,觉悟更加提高了,才能保住民主斗争的胜利;不但不会有封建反动分子再来欺压剥削我们,就连他们遗留下的那些坏思想坏作风也一扫而光了。党政工团领导同志的思想作风也都变好了,还愁搞不好生产吗!

  在民主团结中,也可能发现还有敌人没打倒,大家仍然要起来斗倒他,民主团结也是深入贯彻民主斗争的一个好机会。(秦韦)


心中有数


  有些厂矿在民主斗争结束后,干部与先进分子都发生了自满麻痹的情绪,这种情绪大多是从只满足于斗争的声势,对于运动的成果缺乏全面具体的分析而来的。

  譬如对于民主斗争的收获,一般地多限于笼统的估计,如:“民主改革使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是工人的第二次解放”、“运动有如狂风暴雨、快刀推竹”“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群众参加了运动”等等。讲到工人斗争后的政治情绪,就是“志愿抗美援朝报名的达百分之百”、“增产捐献情绪空前热烈”。讲到生产成绩只列举出生产提高,事故减少的种种数目字;甚至把由于采用了新工具而引起的生产量的增加,也计算在民主改革成绩项下。此外说起工会的组织情况来,也只简单的以党员、团员在新选工会中占了绝对多数为满足。

  总而言之是民主斗争以前什么都坏,一塌糊涂,民主斗争以后什么都好,毫无缺陷。这是一种片面的看问题的方法,带有很大盲目性,障碍全面认识现实,也妨碍运动的继续深入。

  当然,我们必须肯定这一段民主改革运动的成绩,但要恰当的估计,不可盲目夸张。因为任何一个群众性的运动,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也往往是不平衡的,仔细检查起来,事情就不简单了。譬如:

  为达到民主改革的根本目的,这段斗争,究竟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一个厂矿内,哪些车间斗得彻底?哪些不大彻底?哪些很差?

  工人群众中已经充分发动、基本发动、初步发动和尚未发动的各有多少?

  群众的政治生活表现上:自觉程度如何?有无随声附和的、或在斗争的威势下勉强表示的?

  生产的成绩上:工人生产情绪的提高占多大比重?技术上的改进又占多大比重?群众的热情是否已充分在生产上发挥出来了?

  经过斗争,工会基层组织的领导成份纯洁了,但骨干是否形成?他们联系群众的程度又如何?

  只有对上述各方面,有了具体、清楚的分析,才能使心中有数,确切掌握本厂矿实际情况,也才能克服自满麻痹情绪,找出使运动继续深入的方向。


不同情况不同要求


  现在已经有不少厂矿结束了民主改革的第一步骤——民主斗争,进入或即将进入民主团结阶段。我们要以什么精神来指导民主团结运动呢?有人说:“要进一步地深入发动群众。”这自然是不错的。离开了发动群众一切都是空谈。

  但只有一个这样的基本精神,还是不够的。要想“进一步”发动群众,就要首先找到现在的立脚点;也就是说要认识本单位的现状,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原来的政治情况、工作基础、民主斗争的成绩和缺点、群众的情绪和要求以及所引起的各方面的变化,然后确定适合于本单位的要求和做法。

  民主改革运动,不是一个简单的“斗争、团结、建设三部曲”,只要一幕一幕的演过去就算了。民主改革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发动工人群众,使工人群众成为坚强的阶级队伍。所以在运动中就要一步深一步地发动群众,不达到根本目的不止。

  但由于各厂矿的主观力量、领导强弱和工作基础不同,特别有的领导思想明确,运动发展正常顺利;有的相反,再三的走了弯路。这就使同样经过民主改革的厂矿,却出现了各自不同的情况:如有的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工作,群众基本上已发动起来,对敌人的打击很彻底,民主斗争阶段的要求多已达到;有的偏重于大轰大嗡,运动快而不透,猛而不深,敌人虽也遭到严重打击,但群众发动得很不充分;还有的则干脆很少发动群众,敌人虽表面低头,暗中仍然控制着群众,工会基层组织中清除了显著的封建分子,但其他坏分子又重新渗入到领导岗位,形成运动的夹生状态。不从以上不同情况出发,空讲在民主团结中进一步发动群众,仍然会文不对题越走越远。

  情况既有不同,对进行民主团结就要有不同的步骤和做法。像第一类民主斗争做得好的,就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提高,切实从解决内部问题中间达到阶级团结。第二类斗争结束而群众发动差,没有达到原来要求的,就要有意识的在民主团结中再补一补。至于第三类夹生状态的,宁可重新做起,先彻底打倒敌人,再转入民主团结。

  若问:这样一来民主改革岂不是没有底了吗?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答复:有底,充分发动了工人群众就是完成的标志,要想顺利完成,就要承认不平衡,使落后的赶上先进,就要注意在今后少走弯路,而绝不能将错就错,马马虎虎地“走过场”。


旧事重提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这句话的意思是讲人们往往在一件事情上吃了亏,日后遇到表面上相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不具体分析两者本质的差别,条件的不同,而无缘无故的害怕起来。这种思想方法来源于狭隘的经验主义。

  比如在去年春天,许多工厂进行过民主检查或是“民主运动”,固然有些成绩,但也产生了若干相反的作用:职员不大敢管理了,工人劳动纪律有些松懈,极端民主思想在滋生,派人出差要拈阄才有人肯去,甚至有坏分子借机煽惑反对领导。时间才过不久,在人们记忆中间还是很新鲜的。

  现在又要搞民主团结,民主团结的内容仍然是解决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职员与工人的关系,使用的方法,也仍然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仅仅从形式上看,简直是找不出什么差异来,于是过去的记忆就很自然的在某些工厂领导干部思想中间发生了作用,他们认定这次民主团结必然是旧剧重演,如果真的放手发扬民主,劳动纪律废弛和极端民主的现象是必不可免的要发生了,坏分子仍要乘机大肆作乱,“岂不见去年批评领导最激烈的某人,已因反革命活动而镇压了吗?”这一切都是经验所证明了的。顾虑一起,放手发动群众的劲头,就先打消了一大半。

  这种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今天的民主团结与那时的民主检查有着完全不同的条件。

  那时,工厂企业才接管不久,我们对工厂内部情况还很少了解或完全无知;现在,经过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民主改革中的反封建的民主斗争,已经基本上清除了反革命与封建反动分子,剩下一些在本厂管制的,一般也不敢乱说乱动,他们是在群众中没有影响了。

  那时,工人运动初步开展,工人群众还只受到很少一点政治教育,平均主义、单纯经济观点没有基本克服;而现在经过一年多工作以后,工人觉悟提高了,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最后,现在的民主团结是要从改造和提高全体职工思想中达到阶级团结,与过去单纯发动群众批评领导,精神上有着重要差别。

  此一时,彼一时。不考虑具体条件,仅由于形式的类似,就没来由的顾虑不安,这是没有根据的。

  但这不是说这次工作中就完全不会发生偏向,或完全就没有叫个别坏分子钻空子的可能了。只是说现在有了充分的避免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条件,能否成为现实,还要依靠主观上的努力。


分清内外


  京汉铁路所属某单位,在刚刚进入民主团结的时候,被管制的封建反动分子又试探着活跃起来,在群众中宣传说:“看吧,看吧!先前你们斗争我,现在还不是要来团结我。”有的暗地里威胁积极分子:“现在领导上要发扬民主,有啥说啥,看我好好的批评批评你,管叫你吃不消。”少数糊涂一点的工人,也不明事理,被他们吓唬住,想:“既然今日团结,何必当初斗争。”也便赔不是、道歉,误以为民主团结过后,这些被管制的人,又会“官复原职”,将来少不了自己还要看他们的三分脸色。

  这种现象的所以发生,一方面说明了民主斗争阶段群众思想发动的不透,虽然打击了敌人,而在群众思想中敌我界限还是不很分明的。再一方面是对民主团结本身的内容缺乏全面的详细的宣传解释,团结自己与继续清查敌人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剩下的只有一个“团结”的口号,使工人群众不知其所以然。

  民主团结是工人阶级的内部团结,不是不分内外的“团结”,是团结自己不是“团结”敌人。团结的范围包括工厂内所有职工和领导干部。不是指反革命分子和封建反动分子,也暂时不包括帮凶作恶压迫工人的附会分子。正是这些人,过去制造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分裂状态,挑拨了群众与领导间的关系。经过民主斗争,打倒了这批人,这正是以民主批评的方式达到工人内部团结的基础。

  对于某些罪恶较轻的附会分子加以群众管制,目的是要改造他们,使他们回到自己队伍里来。但在未从劳动上充分证明他们已经改过以前,也还暂时不成为民主团结的对象,仍然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若问不许他们乱说乱动,许不许他们“正说”“正动”呢?这是可以的。允许他们“动”,是要他们积极生产;允许“说”,是要他们首先在民主团结中深刻检讨自己,大胆的揭发自己如何分裂工人弟兄、制造对立与不团结,如何挑拨工人对领导的不满,造成上下隔阂,彻底的说,坦白的说,作为他们真心实意靠拢工人阶级的事实表现。利用他们现身说法,促进工人的觉悟与团结。

  倘他们不是这样,而是像在某单位那样乱钻空子,对付的办法就只有一条:“违抗管制;乘机作乱”八个字的由头,务予严惩不贷!


当家作主还要团结自己


  有人说:我们这个厂子里经过镇压反革命和反封建的民主斗争,敌人已经清除的“差不多”了,还搞什么“民主团结”,搞“民主团结”就是整我们自己了。

  正因为这种“差不多”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民主改革工作的继续顺利进行。

  我们回想一下,在民主改革之前,因为工厂、矿山里有封建反动分子在公开的或隐蔽的压迫工人,所以大家有句话叫做“当家不作主”,那么要怎样才能“当家做主”呢?是不是仅仅反掉这些封建反动分子就算“作主”呢?

  所谓“作主”,就是要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来管好企业,实现管理民主化和经营企业化。自然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打倒压在我们头上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反动分子,但是如果仅仅是要反掉封建反动分子,那末我们这个“作主”的要求也未免太简单了些。

  把旧企业改革为人民的新企业,必须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封建反动分子。现在经过民主改革中反封建的民主斗争,明显的封建反动分子是打掉了或者低头悔过了;但是否还有隐蔽的反革命分子存在呢?有些工厂出现有反动标语,可见敌人还在活动,这些隐蔽的敌人往往更凶毒,我们要继续来收拾他。退一步说,即使工厂、矿山里的敌人肃清了,但是社会上是否还有隐蔽的敌人呢?国外的敌人是否还可能把爪牙暗地里伸进来呢?这些都是肯定的,这是都应当估计到的。

  要对付敌人,顶好的办法是自己团结紧,就是敌人再凶,也不能奈何我们。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就是这个意思。

  要自己团结得紧,顶好的办法,就是以民主的方式,达到内部的巩固团结;也就是说经常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有话说得开,使企业内部上下一条心;也就是说大家在“民主团结”的口号下,进一步地组织起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翁。

  是的,我们已经清除了一批敌人,但是莫叫敌人看笑话,我们一定会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把自己的企业办好的。我们要告诉敌人:你们说我们没有能力办好企业么?看我们领导人员和工人群众、职员和工人,都团结一心,兢兢业业,要全力把工厂办好。


还应该记在敌人的账上


  民主团结,就是用民主的方式,达到企业内部团结的目的。从企业的领导上说,要放手发扬民主,认真进行自我批评,以团结全体职工管好企业。

  我们工人在民主团结中应该抱什么态度呢?

  不能说“这是领导上的事,我们管不着”。因为我们既是主人翁,就有责任管好企业。如果领导上有缺点,也应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帮助领导上克服缺点做好企业管理工作。

  我们的工厂、矿山在接管以后,就是属于全体人民所有的了,这是根本性质的改变,但是在企业内部还留下许多旧制度旧作风。这些就企业遗留下来的旧东西,还来不及根本改造。如像武汉既济水电公司,经过民主团结阶段中讨论研究的结果,上下一致认识到企业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领导干部严重的不负责任,工人说:“解放以前光管人不管事,解放以后,人也不管事也不管。”贪污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工人说:“我们的公司是瞎子公司,货色不坏不要,价钱不高不要。”在生产管理上,管理部门与生产部门脱节;人事上不合理,还有一部份人是没有能力而靠面子进来的;职员、工人中还有许多封建小团体,闹得大家不团结。当然各厂各矿情况不同,问题也不同。解放后做接管工作的干部一时还弄不清情况,有的还不熟悉生产业务,加上工人觉悟程度组织程度还差,民主管理没有很好实现,所以各厂各矿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旧制度旧作风留下来了。

  这些旧制度旧作风,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因此还应该记在敌人的账上。行政管理人员、职员和工人都要团结一致的去革除这些旧东西。

  如果有些干部满足于旧制度,并且自己也沾染上了不民主的作风,这是不对的。

  所以要分别哪些是企业中原来的的旧制度旧作风;哪些是好干部沾染上了旧习气…….因为是内部问题,情形又复杂,所以不应该随便说“对”,随便说“不对”;应当实事求是,深入了解,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正因为是内部问题,所以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批评不是为了“出气”或“泄愤”,是为了使事情办好,使别人改好。


再谈应该记在敌人的账上


  在没有实行民主管理的工厂、矿山中,工人和职员在生产上,业务管理上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工人阶级内部的不团结,其实这笔帐应该记在敌人身上,因为实质上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

  官僚资本还没有被打倒的时候,许多企业都是属于官僚资本家的,因此一切劳动者,不管是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都是给少数官僚资本家创造财富,所以工人、职员本来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但是官僚资本家是依靠一部分组织生产和管理业务的职员来管理工人的,这种管理因为是在官僚资本压迫剥削的基础上的,所以不能不是官僚主义的管理方法。这样一来,企业内部生产和业务管理上所发生的工人与职员之间的矛盾,虽然表面上看来是职员与工人的矛盾,但实质上是官僚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

  经过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教育,经过镇压反革命运动,也经过民主改革中反封建民主斗争阶段,使工人和职员懂得了一条真理:在国营的人民企业中,一切劳动者,不管是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都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是属于全体人民大众的,劳动也是为了祖国和全体人民大众,所以应该有自觉的劳动纪律和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因此,在人民企业中,不应该也不允许采取官僚主义的压迫的方法来管理,而必须运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方法来管理,就是实现管理民主化。所以凡是能够在人民企业内工作积极负责、又与工人团结合作的职员,生产上和业务上就能做出成绩来;相反,如果还是继续采取官僚主义的管理方法,那就办不好事情。

  解决职员与工人中间的矛盾的方法,不应该用对敌斗争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工人群众相互间的批评和职员的自我批评,以便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达到团结的目的。

  解决职员与工人矛盾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教育和思想改造的过程,所以不能急性粗暴的处理,必须一切通过说服教育。广大职员已经认识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必亡,看到了新中国的欣欣向荣,认识到我们的团结职员的政策,认识到我们是“用人唯贤”而不是“用人唯私”;同时,更认识到科学工作者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有无限发展前途。因此,他们对工人的态度已经转变并且将有更好的转变。


还要扩大串联


  民主改革运动从反封建的民主斗争阶段进入到民主团结阶段,有人说:“还要不要串联?”

  问这句话的人,意思好像说“串联”这个方法就只是用在对敌斗争中发现“苦主”的,或者仅仅是团结一些积极分子来斗争敌人的,好像到了民主团结阶段,主要是内部团结,就不用“串联了”。“串联”,好比织布,用经线、纬线把大家组织起来。在对敌斗争时需要“串联”,为了内部团结更需要“串联”。通过串联,大家可以进一步动员起来和组织起来。

  反封建的民主斗争中,有一大部分积极分子是受封建压迫的“苦主”,到民主团结时,应该在原来的积极分子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力量,一些生产上的能手,可能都要成为积极分子,因为民主团结中要具体讨论到一些有关生产上的问题。

  由于这样,应该说还要扩大串联。或者在已经串联起来的人中间进行再串联。

  有许多老年工人,受旧社会压迫重,世故深,开头往往顾虑多,等到经过反封建的民主斗争和劳动保险登记,也积极起来了。有些职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反封建的民主斗争,阶级觉悟树立起来了,也积极起来了。讨论到有关生产问题的时候,老年工人和职员、技术人员,因为有经验有技术,往往可以谈出许多青年工人所不能了解和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他们应该成为改革企业的骨干分子。

  有些工厂和矿山,把积极分子限制在青年工人和普通工人的圈子里,这是不对的。因为老年工人和技术工人较之他们更有经验更有能力和更富于革命传统。有的工厂、矿山,举行了老年工人座谈会、技术人员座谈会,动员他们参加民主改革,这就很好。

  我们工人都是一家人,天下工人还是一家人,本厂本单位的工人为什么不能首先团结成一家人?让我们在民主改革运动的每一阶段,在新的口号下扩大串联,达到全体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和组织起来的目的。


谈关系


  有人在民主团结阶段中说:“过去谁要给我提意见,我就认为他是打击我,现在知道别人给我提意见是帮助我的。为人不知己过,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好!”

  在民主团结阶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工人与领导(行政、工会),工人与工人(包括职员),以及小组与小组,车间与车间等等方面的关系问题,是不是仅仅为了“为人不知己过”呢?

  说“为人不知己过”,这是表示这位同志还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的“过失”。“过失”的大小,是要经过社会道德、国家法纪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等等去评价的,决不是各人随心所想或别人随意指责所定的。

  在公营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什么是我们的关系的标准呢?我们知道现在的公营企业是国家的财产,是全体人民所共有的财产,不是官僚资本家的私有财产了。过去是给官僚资本家做活,“做工吃饭,做好做坏不与我相干”;现在是给自己做活,给国家增加财产,这财产有我自己的一份。这样,我们对国家的关系、对生产的关系、对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就根本改变了。在这样的地位上,公营工厂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的特征是不受剥削的工作者们中间同志的合作和社会主义的互助”——这是斯大林告诉我们的。

  正因为我们相互间的关系是“同志的合作与社会主义的互助”,我们就必须在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开展劳动竞赛,互助学习,为国家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而现在所进行的民主团结,就是这样一个“合作”“互助”的起点。

  属于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是我们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团结前进的不断发展生产的基础。


再谈关系


  有人问:“民主团结要解决企业内部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要解决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已经谈过,公营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要达到“同志的合作和社会主义的互助”的地步。

  但怎样才能达到这个地步,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呢?

  主要要解决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干部和工人都要认识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了解到个人利益与生产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爱护国家的财产,并且积极生产增加国家的财产。

  这样,大家思想上就有了一个“为自己干的”思想,如某厂工人所说:“过去别人做的活我看都不想看,帮助别人我怕别人说是故意打击他,现在我懂得生产是为我们自己干的,如果做坏了活我怕坏了我们公司的名誉,损失国家人民的财产。”

  如果大家都有这种思想,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但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列宁说:“在工人自己的国家内保护工人,并由工人来保护我们的国家。”这意思并不是说保护工人不受政府的侵害,因为现在的政府是不会侵害工人的了,并且有了工会法、劳动保险条例来保护工人的利益,这意思是说保护工人不受某些经济机关领导者官僚主义的侵害。列宁说:“在向苏维埃机关官僚主义化作斗争的意义上,在保护劳动群众的物质与精神利益的意义上讲,工会没有丧失,而且很多年内也不会丧失‘经济斗争’……。”

  只有这样解决了许多内部关系后,才能使广大工人真正组织起来,才能“由工人来保护我们的国家”。

  因此,在民主团结阶段,我们要把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搞好,在国家的利益上团结起来,在主人翁的责任上团结起来。


三谈关系


  公营企业内部的关系是“同志的合作和社会主义的互助”的关系,要达到这一步,还必须解决工人与职员之间的不正常的旧关系,建立工人与职员之间的新关系。

  要解决旧关系,必须要有一定的原则作根据。

  工人是企业中的基本的生产力量,但职员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改进企业提高生产,必须体力劳动的工人和脑力劳动的职员合作,并且要发扬这两部分人的劳动热情与工作积极性。

  旧企业旧制度旧作风造成了工人不满职员的情况,这种旧的关系必须恰如其分的给以解决。怎样才算恰如其分呢?就是要既能提高工人觉悟和劳动热忱,又能团结改造职员,达到员工团结、员工互助的目的。

  能不能做到呢?可以做到的。因为工人、职员本来都是工人阶级,本来是一家人。在旧企业中,职员中百分之七十到九十是下级职员,他们既不是生产业务的管理人,也不是人事的管理人,他们的劳动条件与生活状况和工人差不多,他们虽然有知识分子的看不起工人的意识,但这是可以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改造的。至于技术人员、工程师、专门家、技师等等,他们的技术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有远大前途,他们在两年多来的新中国的光辉建设中,已经亲身体验到这一点,他们是能够与工人合作、打破保守观念的,至于某些不是由于业务技能,而在过去是依靠特殊势力的职员,如能改造也必须改造,如果为非作恶、贪污腐化而不知改过的,那就要满足工人要求,给予适当处分。

  在处理工人与职员的关系问题上,行政领导人员过分信赖职员,而重视工人不够是不对的,这就不能启发工人的积极性,也难改造职员;如果只重视工人轻视职员,或对职员缺乏分析不加区别的对待,形成工人与职员的对立,也同样是有碍员工的团结和妨碍生产力的提高与企业改革的。


认真地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民主团结既是要解决工人内部的事情,因此,便不能像对敌人一样,采取控诉斗争的方式,唯一的办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譬如某人作风不好思想落后,参加过帮派,好闹宗派等,只要不是封建反动分子,我们就要耐心的教育他、批评他,说服他认识过去的不对,万不能也开个斗争会控诉一番。批评的态度也应该是善意的,提意见要和医生给病人开药方似的,是为了“治病救人”。

  在民主团结中,也不能随便提意见叫开除和降低别人的薪水。除非他是被发现的破坏分子,严重的违法乱纪分子和十分严重的官僚主义者,才由行政惩罚外,其他一律要用自我批评的方法去教育改造。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团结,搞好生产。因此,大家就要放手提意见,不要怕得罪人,只要觉得意见是正确的,就要提出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被批评的人应该虚心接受意见,敢于自我批评,不怕丢面子,越怕对面子,不敢承认和改正缺点,就越不能进步。即是听了个别不完全得当的意见,也不要发急,大家眼睛很亮,不会冤屈人。意见多了更可以帮助自己全面考虑问题,所以要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特别是领导同志,首先应做个好榜样,不要以为揭露了缺点,接受了意见,就会丧失威信,不好工作了。其实不是的,好的领导者是不推脱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而是老老实实公开的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老老实实谋求纠正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办法,老老实实公开的纠正自己的错误。某纱厂某车间主任在民主团结阶段,车间里的工人给他提了许多意见,他诚恳的在大会上作检讨,结果工人拍手欢迎,他的威信不但没有丧失,倒更提高了。散会后,工人都还找他谈工作,商量问题。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个自我教育和改进工作的好武器,大家认真的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团结一定能作好。(秦韦)


“算了吧”的思想不对头


  工矿民主改革中的民主团结阶段,是为要解决咱们工人阶级内部的许多问题的。这中间,解决领导与被领导的团结问题,又是主要的一环。

  工人们互相提意见,比较好办;若是轮到对领导上提意见、提出批评,往往就有顾虑。有些工人同志有一种“算了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因为许多工人同志,思想上还不太明确领导与被领导之间若存在着问题不解决,领导干部若有缺点或错误得不到批评与纠正,就不能达到民主团结的目的。有些工人同志对领导同志的缺点和错误,给整个企业的影响估计不足。有的则是把干部的优点与缺点混在一起,欠缺“功就是功,过就是过”的原则的明确态度。所以有的工人同志说:“领导咱们打垮反动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是一大功,过去的缺点,不提算了!”

  这种“算了吧!”的思想,并不是什么坏思想,它反映了工人同志对于干部的衷心拥护;这也说明了工人群众不会看不到或抹煞了干部的功绩。但在民主团结中,若是因为有“算了吧!”的思想而不肯给干部提意见,那就不对头了。这就阻碍了我们达到阶级团结的目的。

  我们的干部、企业中的领导同志,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都愿忠心为人民服务,但工作上、思想上也难免有些错误和缺点。这些缺点,一方面要依靠他们从积极地学习,虚心检讨与总结工作来改正;另一方面,群众的监督、建议、批评,也是帮助领导克服缺点搞好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工人同志,要把批评和帮助克服领导上的缺点,当成自己当家做主的一份职责。

  这样说来,我们就不应该有“算了吧!”的思想了。也不能只看到领导上的功绩,看到干部又忙又累,而放弃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我们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更热烈的、更大胆的态度,勇于批评自己,也勇于批评任何领导人。

  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在爱戴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努力搞好生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原则下进行的,有利于这个原则的意见尽量的提,坚决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向任何缺点与错误进行批评。

  一位有群众观点和民主作风的领导同志,当群众肯毫无顾虑地对他提出建议和批评时,他是高兴的。相反的,若是群众有意见不肯提出来,他会难过的。对缺乏群众观点,染有官僚主义思想作风的干部,群众的揭发与批评,也是帮助他纠正错误的缺点和有效办法。那末,“算了吧!”的态度,对领导又有什么好处呢?对咱们整个民主改革和工业建设有什么好处呢?咱们应该丢掉“算了吧!”这种影响我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想法和态度。(焕英)


什么是“建设性的意见”?


  民主团结中,有一个工厂的工作同志到车间去号召大家提意见。并说:“大家应多提建设性的意见!”这样一种简单的号召,反而使有些工人同志添了层顾虑。有人问:“怎么才算建设性的意见呢?”对“建设性”搞不清,于是有人给解答:“建设性就是有批评也有建议。”也有人说:“光批评不算建设性的意见,得给指出改正的办法。”还有人认为:“建设性的意见,就是多提生产方面的意见。”也有人怕自己想提的一点小意见“建设性”不强,就不肯提了。

  启发大家对生产上多提些意见对不对呢?对的。能提出批评,还能对缺点和错误来一番分析,找出根源,提出改正的办法好不好呢?那好得很!当然欢迎这种又有批评又有建议的意见。但若笼统的号召应提建设性的意见,反而容易引起群众的顾虑。

  根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谁也不能要求批评你的人,同时又交给你一套改正办法。改正的办法首先要靠自己,因为只有当你真正认识了缺点或错误之后,才能下决心想办法去改正。因为批评本身就是建设性的,不要把批评与建设性分开。所以希望别人也帮助提出办法,只应是希望,但不能作为要求。假若有的干部,强调建设性意见的目的,是为了替自己不虚心接受批评做挡箭牌,那就是非常错误的。

  提生产方面的意见,提供改进生产的建议,当然是必要的。应该是建设性的意见,除此而外,如对旧制度危害性的揭露,对干部错误思想与作风(如官僚主义)的揭发和批评,也是必要的,也正是建设性的意见,因为这些东西在天天危害着生产。

  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先进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团结进步的法宝,它本身就是最富有建设性的战斗武器。因此,前边有人说“光批评不算建设性的意见”是不对的,所谓小意见建设性不强的看法也不正确。

  我们在民主团结中提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发动工人群众,进一步认识主人翁的责任,同时也是为了教育工人善于掌握这个武器,锻炼干部的民主作风,所以我们必须去进行深入的艰苦的思想发动工作。简单的、笼统的号召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孤立强调“建设性”意见也是不妥当的。(焕英)


珍贵群众的意见


  许多企业厂矿在进行民主团结中,正在解决领导与工人群众的关系问题,很多干部都能认真发动群众虚心倾听群众的批评和意见。但也有少数干部却在设法阻拦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先谈其中的一种。

  有些干部在听到工人群众对他的意见刚一提开,马上就沉不住气了,他们不是积极地继续发动工人群众充分提出所有的意见和批评,而是慌忙来做“检讨”。怎么检讨呢?大体都是先说大家的意见是十分正确的,宝贵的。接着就乒乒乓乓给自己扣一堆大“帽子”,说这些都是我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军阀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还有其它各式各样的“主义”)的错误,并口口声称一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坚决改正。这是虚心接受工人群众意见和诚恳的检讨吗?老老实实揭开来说,这是一种先发制人,以扣大“帽子”做掩饰的虚伪检讨。这话怎么说呢?因为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是为了有效地改正错误和缺点,那就必须首先发动群众充分提出所有的批评和意见,揭出这些错误和缺点的各种具体事实,找出对生产对团结危害的严重性和思想根源,才可能有力地促使我们认真寻求切实的改进办法。但这样做就必然要打中这些干部错误思想的要害,是一个痛苦的思想斗争过程。因而,这些同志,就害怕工人群众提出更多更有力的批评,害怕揭出错误和缺点的严重性,他们主观的认为这样做会丢了“面子”丧失“威信”。为了保护个人虚荣,于是就慌忙来个“检讨”,企图把刚一露头的批评和意见迅速挡回去。这样一来,似乎问题已经解决,就可以使群众不再深追了。然而,实际上问题仍然没有解决,错误的思想也因虚伪的面子一齐偷偷保存下来。

  我们为了更好的开展民主团结,就要反对这些有意保护虚荣和错误的思想作风。因为这样不能达到加强团结的目的,我们必须保护和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和意见,放手发动群众,坚决反对这种先发制人式的虚伪的检讨。(益群)


关于名字问题


  在旧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之下,工人阶级不但遭到严重的剥削压迫,还势必忍受着许多侮辱与损害,在这方面民主改革中所暴露出的事实已经够多的了。

  如最近我们才知道:工人为了谋求职业维持饭碗,有相当多数的人,曾不得不改换了自己的真名实姓,长期顶着一个假名字。这其中有着三种情况:一种是父兄做工死了,顶父兄名字继续工作;一种是为找工作,托封建把头的门子,由把头革除了他不喜欢的人,冒其名而顶替做工;再一种则是由于参加了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被追缉亡命,不得不改名换姓异地而安。所以隐姓埋名一直到解放以后因袭未改,在工厂中不止一处出现了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同厂异姓这种令人痛心的事。这大概也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者,提倡“个性”、提倡“自由”的结果。

  这次一搞劳动保险登记,可就出了问题。按说实行劳动保险是件大事情,应该改过真名字来,可是心中又禁不住发出一些疑惑,会不会影响了工龄呢?会不会引起降低工资呢?甚至于想到会不会因此惹得人家对自己历史发生怀疑,政治上打上问号呢,那问题就越发严重了。

  偏偏有些单位的领导人员对此问题规定的办法过严,工人改名字要居住区和家乡公安机关的证明,又要三个以上的工人互相证明。这对于防止某些坏人借机改变姓名是需要的,但对于一般工人,是很难普遍找到这样的证明的。

  这虽然是一个小问题,却是工人们一个身受的痛苦,我们对工人群众的任何痛苦,都应该采取十分同情与关注的态度,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如改姓时间已经很久,或从上一代就改了的,自己不要求恢复原名,那也不必勉强更改。过去冒名顶替入厂的呢?自然要改过来,但只要经过同厂工作诚实可靠的工人证明,就不必再苛求其他条件。对一贯生产积极政治上觉悟高的先进工人,本场行政、工会干部应该勇于替他们担保。

  工人方面呢?也不要心存顾虑,这种事情绝不会影响到工资和职位。至于因冒名顶替承袭了别人工龄与厂龄的,自然应该老老实实的除去,这才合乎工人阶级固有的美德。


关于“主人翁”的三种解释


  “工人阶级是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公营企业的主人翁。”这句话似乎已经是毫无疑问了。“要培养工人主人翁的感觉”也从很久以来就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但什么是主人翁?要培养怎样的主人翁感觉?细追起来就发生了各不相同的看法和说法。弄清这个观念,是有关于教育工人和工人自我教育的方向问题。

  一种说法:培养工人主人翁的感觉,就是要叫工人学会当主人,待行政管理方面和资方如客人,主人待“客”总要客气谦让一点,多干活,少拿工资,少享福利,少提意见,甚至对于“客人”的一些无理的行动,也不要表示什么,这才算得体。再一种说法:主人翁就是“当家做主”,“说了算”,行政管理可以不服从,劳资关系可以不顾,你要干涉么,你就是不民主,就是不依靠工人,或者加上顶违反工会法的帽子。第三种说法:加强工人主人翁观念,就是要使工人自觉的成为国家与企业的主人,了解到个人利益与生产利益与全社会利益的一致,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工厂机器有如爱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从而积极生产,适当争取自身的福利。一方面与一切有害生产的官僚主义或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一方面又自觉地巩固劳动纪律,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很明显,第一种认识法是错误的,他是公营企业行政方面与资本家对工人片面要求,适足做为某些官僚主义者忽视工人政治、生活利益与不法资本家进行非法剥削的掩饰之词;有些本不开明的资本家在各种场合极力夸张地赞扬工人这种主人翁气魄,其用心是可以想见的。第二种说法有些道理,却失之片面,道理在于新企业之异于旧企业,正因为是要实行管理民主化,必须鼓励工人群众对生产对行政管理进行批评、建议,领导方面对这些意见只要是可行或有益的都要加以采纳,在私营厂也可以通过劳资协商会,发挥工人积极性,多提意见改进管理;但这决不能否定行政管理权,不是干涉资本家的正当权益,形成生产上混乱和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所以只有第三种认识是正确的,这应在民主改革过程中以至在今后长时期内,对工人反复加强教育。现在澄清以上不同认识的时候已经到了。


从封建宗派的纠纷中解放出来


  开封普临电厂工人,通过民主改革运动,解开了封建宗派纠纷的十多年宿怨与旧恨,并且改造了两个帮派首领重新回到劳动岗位上,这是在民主改革运动中出现的又一新气象。

  这一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把封建帮派笼统地像对付敌人那样的打击,固然是完全错误的,但如果在打倒封建反动分子之后,不去解决工人群众中某些突出的封建宗派纠纷,也是不对的,在这个问题上急躁、命令行事是不对的,但不闻不问也是不对的。

  由于历史上反动派挑拨离间以便于统治工人,所以制造帮派纠纷,分化工人阶级队伍,用来达到他们的压迫剥削工人的目的。工人方面往往为了生活,误入圈套,这是非常值得同情而不能加以歧视的。如果讥笑这种行为,那是达不到提高工人群众和依靠工人群众的目的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旧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所以要清除这种旧社会的影响,应该慎重行事,要分清内外主次,通过群众的自觉的行动,用教育方式去解决帮派问题。毛主席告诉我们:“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所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工人群众改造自己思想的最好方法,就是参加革命的实践。“工人们只有在长期的斗争中,在为着创造新的共产主义社会而作坚持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自己也就得到了思想改造。工人们不是根据命令或口号就能马上从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成见中解放出来的。”(列宁)

  基于上述,我们必须认识这些宗派纠纷是内外反动派的罪恶影响,所以应该谆谆善诱地告诉受这种影响的工人同志摆脱这种影响,工人同志应该从封建宗派的纠纷中解放出来,树立天下工人阶级是一家的思想。并且大家团结在工人阶级的唯一群众组织工会组织中,在共产党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国家领导阶级的作用。


扔掉旧思想


  有一位老工人在查觉悟、查力量、查政策当中,讲出了一段思想变化。

  他曾经有一个国民党的“服务证”,已经缴出来了,后来听信了特务谣言,又要了回来,经过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民主改革等运动,提高了觉悟,认识到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共产党领导工人团结力量大,所以决心把“服务证”和拜把的照片与兰谱一起交出来。他说:“那些东西有什么用!我要早觉悟过来,早就把它扔到粪坑里去了。”

  经过这一思想转变,他心里也轻快舒坦了,他说:“想起从前真好笑!”

  所以,真是不怕思想落后,只怕不觉悟。

  有一些工人同志在民主改革的反封建的民主斗争中,怕将来封建反动分子报复,怕国民党反动派回来,所以告诉自己的老婆:“将来国民党回来,我跟共产党上山打游击,你就到乡里躲一躲。”这是说明我们有些工人同志的思想,还落在时代的后面。

  革命形势发展得飞快,如果自己的思想不追上去,是要掉队的。

  要跟上革命形势前进,首先要放下心里的疙瘩,扔掉一切旧思想,才能心神愉快地接受新思想。

  从老工人的思想转变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经验。


贺思想翻身


  京汉路江岸地区工人和职员、河南驻马店大华烟厂的工人,都曾在民主改革运动的反封建的民主斗争阶段之后,决心要在思想上与国民党反动派一刀两断,并肃清旧的封建帮派的影响,所以缴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服务证”等证件。这一事例,说明了民主改革中的又一收获,并反映了广大工人群众觉悟提高的新气象。

  这是非常值得祝贺的大事,是工人群众的思想翻身的喜事。

  这种思想翻身的行动,是在民主改革运动中打击了封建反动势力之后出现的。这就证明了如果封建反动势力不打倒,工人还要受他们的欺骗,那就谈不到从旧影响中解放出来。

  同时,也是在进行反封建的民主斗争之后,经过查觉悟、查力量、查政策的群众性的总结斗争工作,才能出现这样的新气象。这就证明了经过实际斗争之后,还应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这种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通过群众切身经验的体会去分析、提高,这也就是初步的政治教育和阶级教育。

  事实也证明,只有在每一斗争紧密结合之下进行对于工人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才能逐渐地消除工人群众中的旧社会影响,才能自觉地起来从思想上割断与敌人的联系,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力量。经过思想发动工作,可以密切工人群众与党的进一步联系,密切工人群众与国家的联系。所以运动中每一步思想发动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但正因为这一思想翻身是群众的自觉的行动,所以决不能急躁从事,必须群众自觉自愿地起来。当群众还没有这种觉悟的时候,就先要进行一些列的启发教育工作,并善于等待群众的觉悟。绝不能强迫命令,绝不能有半点勉强。

  江岸等地工人已经先走了一步,我们希望其他各地区的工人,也能学习江岸工人的榜样。


学习革命传统


  我们从回忆过去、对比现在,和控诉反革命分子与封建反动分子的压迫统治中,大家认识了自己的苦处是哪里来的,认识到只有打倒反动统治阶级及反革命分子和封建反动分子,才能翻身做主;同时也认识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领导我们翻身的,国名党反动派和美国、日本等帝国主义是压迫奴役我们的。这样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清醒起来了,不再是受压迫而不知觉了。

  但这还仅仅是做了一方面的思想翻身工作,还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思想翻身工作要做一做。

  我们要追问一下,我们的翻身是怎样得来的,这就可以请教许多年老的革命工人,让早年参加革命的年老的工人说一说共产党是怎样领导我们翻身的。我们中南区有“二七”罢工时的老工人,有广州、萍乡、长沙等地的老工人,都可以回想到共产党怎样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领导了许多英勇的斗争。

  毛主席说:“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

  我们要从历史上的工人运动中,学习我们的先烈的斗争精神,发扬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传统,随着共产党所指示的正确方向,永远跟着共产党前进!


自觉的改造


  据说在某某矿的把头贪污事件中,牵涉到工程人员,所以工程人员自知理屈,心惊胆颤,对自己的工作放任不管,说什么:“我们不敢管理,怕斗争。”军事代表进行调解,也没有解决,因此职工与工人愈加对立,干部们也觉得苦闷。

  有人说,民主改革中,工人发生了“极端民主化”倾向,不服管理了。但从上面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不是工人不服管理,而是工程人员“放任不管”,所以不能说是工人“极端民主化”。

  “放任不管”,是因为“自知理屈”。自己理屈而不改正错误,必然害己害国。我们工程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应该是有勇气坚决改正错误,从善如流。

  自己“放任不管”,也不能说是领导干部或工人有缺点,因为你自己的责任首先没有尽到,这就决不能不服调解,决不能自己制造与工人的隔膜。

  “心惊胆颤”是不必的。贪污问题有的是政治性的,有的是属于生活作风的,有的是为首的,有的是分肥的,这些都要分别清楚。一般非政治性的破坏行为,可以从轻发落。但有一条,必须自觉地改造,彻底改正错误。


不是只报私仇


  有的单位斗争封建把头后,因为没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人们只知道“出了口气”、“报了私仇”。所以斗争会过后,大家也就松懈起来。

  封建把头过去对我们的残酷敲诈、勒索,狠心的统治压迫。斗了把头,对个人来说,当然是“报了私仇”,但我们工人的“仇”,也就是整个工人阶级的公“仇”,所以民主斗争的意义绝不止于只报私仇。最大的目的是要我们从奴隶变成主人,通过对敌斗争,打倒敌人,提高阶级觉悟。

  所以在斗争会之前一定要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斗争之后要进行查觉悟,使大家明白斗争封建把头的目的不光是“报私仇”。要明白这是一个阶级斗争,不斗争就不能翻身,国家的生产建设也不能发展,工人生活和全国人民生活也不能随着提高。同时对于受压迫受剥削的仇恨要加以分析提高,私仇变成公愤,力量就会强大无比。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会团结全部工人群众参加斗争,大家斗争情绪就会增高,斗争胜利后,就能紧紧团结。什么帮派纠纷、猜疑隔阂等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且一定勇往前进,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参加大生产运动。(袁谅)


大家心里都要有底


  在某某工厂里,有一个工人,曾经参加过反动组织和封建帮派,但确实没有什么罪恶,也不是工人群众所痛恨的人。当反封建的民主斗争展开后,因为他不了解政策,心里也就慌了起来,赶忙向一个积极分子打听“风声”,要求也向大家坦白认错。可是,这个积极分子并没有要他坦白认错,只回答说:“现在管不着你的事。”但是“什么时候才管”、“怎样管法”呢?这个积极分子也没有交代。这个工人更加不知深浅,心里惶惶不安。每逢听到要开斗争会,就吓得发抖。心想:“是不是管到我了。”每次斗争会上,他总是悄悄蹲到墙角里,不敢说话。平时也愁得睡不着觉,饭也吃不下。反封建的民主斗争过去了,可是并没有斗着他,这样他才放了心。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个积极分子也懂得要根据政策办事,知道这个工人是自己人,不是斗争对象,这个工人的思想作风上有小毛病,那个积极分子也知道应留在民主团结阶段中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这个积极分子只是自己懂得团结自己人的政策,一个人心里有底,而不知道联系群众扩大宣传。这个事实说明,积极分子应当很好的发挥骨干、桥梁的作用,不要裸体跳舞;不仅自己掌握政策了解政策,更要宣传政策,让大家都明白,团结全体工人,共同向敌人斗争。(谢祥)


必须加强管制


  目前,被斗争后的封建反动分子,在厂矿里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威风不倒,低头三天,依然照旧,对工人又是横眉竖眼。像武昌震寰纱厂一个封建女头佬就是曾经这样表现。被斗后放到车间劳动改造,交给大家管制,开始两天工作还安分,只是嘟着嘴,走路却还是“甩”来“甩”去,到第三天就变了样。她负责推纱,却不给纱摆好,倒一个顺一个,或者工人用完她也不给摆。有些过去受欺骗的工人照样向她做“汇报”,给她做义务工。对于这种人,我们就要加强对他们的管制,如斗争得不彻底,必要时,可发动工人们再行斗争,直到把他们的威风打垮为止。

  第二种是表示真正低头认错和下决心改正的,在生产中并且有实际表现,被斗后生产上很积极。对于这种人,一方面应该继续改造,注意对他们的争取、教育,一方面也要随时考验他们这种转变是否是出于真心诚意,而不是三心二意。

  第三种是口服心不服。过去长期不劳动,现在劳动一下却嚷着腰痛腿酸,有的甚至装病请假,有的企图藉故退休。总之,对于参加劳动是不服气的。对于这种人,除加强教育外,并应指出只有参加劳动努力学好,才是唯一出路。而且要特别提高警惕,注意他的思想变化,防止报复和其他行为。

  三种情况虽然不同,但我们对待管制中的封建反动分子,必须多加警惕,要加强管制注意教育。(晓平)


在斗争中提高认识


  从报纸消息上、从工人和干部的口头谈话中,说到某些职员、技术人员过去与反动分子有某些联系,就表示一定要他改正错误,才能重新回到工人队伍中来。

  这样说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职员、技术人员本来就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不是“重新回到”工人队伍中来。如果是反革命分子,那是从工人队伍中清除出去的问题。至于与反革命分子有些普通的生活上的接近,在思想上有些落后的认识,那就应该作为说服教育的对象来处理,不应该作为反动分子,应该教育他们站稳阶级立场。

  在职员与技术人员的谈话中,也往往说到“认识反革命分子与封建反动分子是工人的大敌人”,所以就“同情工人”,决心端正自己的认识。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够得很的。

  职员、技术人员应该认识自己同样受到反革命分子与封建反动分子的压迫,自己过去管理作风上的毛病,和轻视劳动的观点与个人主义的雇佣观点,是阶级立场不稳与政治觉悟不高的具体表现,应该认识自己是同样被压迫被剥削的,或者是自己是受人利用或者是受了旧社会的影响而产生了坏作风坏毛病的,所以应该以提高政治觉悟站稳阶级立场为努力方向,才能积极克服自己的缺点,而不是消极地“承认错误”。因为自己的错误,主要是立场问题,而不是仅仅“同情”工人就算正确,应该进一步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把反革命分子和封建反动分子作为敌人,把工人作为阶级兄弟来处理问题。

  总起来说,对待职员、技术人员的态度,和职员、技术人员对待自己的态度,都应该有阶级观点,都应该提高一步。

  积极参加反封建的民主斗争,积极参与管理工厂的工作,主人翁就要像主人翁一样来办事。这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态度,这是我们应该提高的认识。


表扬是为了要大家学习


  报纸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表扬某某工人的模范行动或者生产上的先进作用的时候,往往说他“孩子病得快要死了”也不管,或者为了工作,“结婚也要晚些时”。用这样的例子说明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是对的,这种为公忘私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光突出这一面,就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我们只提倡公家事要做好,私人事可以不管,这样就不好了。

  这要根据什么来分别呢?这要根据情况来分别。譬如赵桂兰舍身救工厂,这是危急情况。又譬如许多英雄奋勇当先以身体挡住敌人的枪眼,这是为了使后面的部队能够前去消灭敌人。如果像平常一样的情况,还可以用别的办法去处理,那么就不能都用紧急措施。否则,不根据情况来处理问题,就会不合理。

  报上也常有另外一种现象:宣传劳动模范,往往描写他怎样戴着花被人抬起来,首长怎样向他敬酒,请他看戏等等,总之是属于物质的个人的光荣的一面,接着就说他如何感激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下决心要如何努力生产来“报答”。看起来好像这样的劳动模范,头脑也很陈旧,同时也没有说明与人民政府和共产党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上述种种,都还是用老眼光来宣传新事情,可以说不大了解新事情。

  表扬或宣传工人的模范行动或者生产上的先进作用的时候,应该着重介绍他的特点,譬如生产上有什么特长,政治学习上有什么优点,还有他怎样起了带头作用等等。特别要着重他的思想认识提高的情形,使大家可以照着他进步的精神去做。不必用太多的笔墨写个人的光荣或者其他次要的枝节问题,弄得大家不晓得怎样学起,或者引起错误的感觉。


从留后路到依靠工厂


  在民主改革以后,工厂里头出现的新鲜气象实在可观,无怪乎有些过去一向看不惯工人的职员反省说:“民主改革以后,工人简直变了。”“过去是工作找人,现在是人找工作。过去嫌表慢,现在嫌表快。”然而这种劳动态度上的转变,还只是新鲜气象中的一部分。

  最可注意的是工人对待工厂的态度与看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旧社会所加与工人群众的痛苦是很深重的,他们经常遭受到失业的威胁。尽管是手艺再好的工人,全心全意要在工厂里干出点名堂,也经常为自己的饭碗担惊害怕。即使勉强维持一个时期,等到人老珠黄的时候,也终难免于挨饿。所以,工人们几乎普遍的一面作工,一面暗中买房、置地、打板车,准备一旦被逐出厂或伤残病老的时候,有个生活的着落。这情况,一直到民主改革之前,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但经过民主改革,却出现了奇迹:某钢铁公司工人们在劳动保险登记时,纷纷献田、捐机器、卖板车。他们顾虑的已不是将来的个人出路问题,而是如何把工厂发达起来。从前因为房子家具分配不平均常常发牢骚的人,现在也表示很满足了,他们确信生产搞好了,一切都会有的。

  汉口既济水电公司也有同样的例子,扫地的老工人捐出了积蓄多年的一百块银洋,据说是因为他体会到半生所向往不到的事情,几乎是通统实现了。

  这些事情,说明了在工人思想上开始发生一个重大的变化:从留后路到依靠工厂,因此也就一心一意把个人的前途和出路寄托在工厂的发达与扩大上,有了这个觉悟,一切劳动态度、生产情绪……,都会因此而改变。

  以上思想变化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而是由于工厂各方面有了巨大变化,实行了民主改革的结果。全国解放以后,国家各方面工作进步很快,物价稳定了,生活安定了……,对全国人民思想上引起很大变化,对工人自然也不例外。但讲到工厂内部就很难说,长时期还是把头把持,还是照常“挣钱干活”。才解放时的热烈场面一过,似乎又是“一切如常”了。但这次都认真的实行了改革,实行了劳动保险。生老病死伤残有了保障。工作权呢?也不再会被封建反动分子随意操纵,这是企业本身生产关系的改变,对于每一个工人来说,都是最直接、最切身的。有的地方的工人讲:“解放以前昏天黑地,解放以后白天黑地,民主改革光天化日。”正道破了工人对这次改革感受到的真正意义。

  片面的只苛责工人生产情绪不高、劳动纪律不好的人可以醒悟了。要想叫工人从思想上转变与提高,就一定要对企业中一切旧制度、旧人事、旧作风实行坚决的改革。


编后记


  一、承蒙各方的帮助,《工人生活》已经又能结集第二辑了。这一辑,是在企业民主改革运动进入民主团结阶段中写的,所以主要是谈的解决工人阶级内部关系和思想改造的问题。

  二、这一辑中除了作者自己写的以外,另外还有别的同志写了一部分,一起收集在这里。

  三、出了这两辑以后和在写第三辑之前,希望能够听到读者(尤其是工运干部)的意见。请大家多多来信。


华 生  十一月二日




录入者:czdws解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