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英〕阿萨·勃里格斯《马克思在伦敦》(1982)

10 海格特公墓



  在“国际”解散以后,马克思在他一生的最后十年,跟他的很多熟人从舞台上渐渐消失一样,经历了一个老年人的必经之路。早在1864年德国社会主义者费迪南·拉萨尔去世的时候(拉萨尔的观点跟他很不一样),他向恩格斯感叹地说:“我们这一伙人,变得越来越少了,又没有新人增加进来”。他时而也参加一些在伦敦举行的葬礼,例如1877年在芬奇雷公墓举行的约翰·罗杰斯的葬礼。罗杰斯是个裁缝,是普选权同盟的主席。
  他按时进餐,常常跟他的老朋友恩格斯一道到汉普斯泰特荒阜去散步。恩格斯从1870年至1895年住在附近的瑞琴特公园路122号(见本书封三的地图),离樱草山不远,这所房子是燕妮帮他找的。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年,那是在马克思逝世很久以后,搬到一个离瑞琴特公园动物园非常近的地方。
  像许许多多有久坐和开夜车的习惯并且抽烟、喝酒的人一样,马克思摧残了自己的身体。在他50岁出头的时候,还给同他见面的人留下精力充沛、豪放不羁的印象,他的棕色的双眼闪烁着巨大智慧的光芒。然而,在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替他看病的一个医生把他的病症归诸于营养不良和工作过度,给他治疗的方法是:饮食有规律,强制进行锻炼,酒里掺苏打水。他有一阵子还把马克思的工作时间限制为早晚各两小时,虽然当时马克思还能搞工作。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仍然孜孜不倦地从事工作,例如在1875年,他集中精力写了一篇对德国社会民主党起草的哥达纲领进行强有力的批判文章。他甚至开始学起俄文来(《资本论》的俄译本在1872年问世)。
  他遵照医生的嘱咐到温泉和矿泉疗养地去疗养(哈罗盖特、马尔温、卡尔斯巴德等地),但这只能给他带来暂时的疗效,因为当他一回到伦敦,身体总是一下子又垮下来。除了自身的病痛以外,他还愈来愈担心妻子不断恶化的健康状况。肝癌这种“残酷的疾病”,终于使他的妻子一病不起。“那真是可怕的时期”,爱琳娜事后写道,“在前面大房间里躺着我们的母亲,旁边小房间里睡着摩尔。这两个难舍难分、相依为命的人,竟不能再同居一室”。
  1881年12月,燕妮终于在卡尔的跟前逝世了。她临终时讲了一些“高兴的”话,终年67岁。燕妮的逝世,对卡尔是一个可怕的打击,因为从青年时代起,燕妮就跟他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并在一起度过许多快乐的时光。尽管他们的生活道路坎坷不平,烦恼重重,然而直到她逝世时止,他们两人始终亲密无间。卡尔不能参加她的葬礼,因为他不久前刚得过肋膜炎和气管炎,不得不卧床休息,而且天气又是那样恶劣。这时候,又是恩格斯表现出他的“无限慈爱”和“毫无保留的自我牺牲精神”,他在燕妮的墓前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在演说中他动人地谈到燕妮在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卑鄙的诬蔑完全烟消云散”。然而使爱琳娜冒火的是恩格斯来到他们家里的时候曾说过“摩尔也死了”这句话,虽然她也相信这话是对的。事实的确如此。尽管卡尔收到许多热情的慰问信,那一封封悼念燕妮的为人和劝勉卡尔化悲痛为力量的信,然而卡尔只继续活了15个月。

卡尔·马克思的最后一张照片(1882年摄于阿尔及尔)


马克思和他的爱女燕妮


1881年逝世前的燕妮·马克思


  最后一次使卡尔一病不起的打击是在1883年1月,他的大女儿燕妮在长年患病后,终于死于膀胱癌。这次还是由恩格斯出面给她写了讣告。当时马克思正在文特诺尔,爱琳娜动身到那里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她感到自己是把死刑判决书带给她的父亲。
  卡尔的生命只延续了两个月。这次他除了老病以外,还得了喉炎和肺肿瘤,终于在1883年3月14日安详地逝世。恩格斯在当天下午刚过两点来到梅特兰公园路寓所,由琳蘅带他去看她刚安置在书房里睡觉的马克思,当他们走进书房的时候,他们发现马克思已经在他心爱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
  恩格斯负责料理一切后事,发送讣告和讣电。《泰晤士报》刊登了从它的巴黎通讯员那里得到的讣告。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见第90页地图),跟他的妻子合墓。大约有20个人参加了葬礼,其中有他的女婿龙格,他用法语宣读了彼得·拉甫罗夫代表俄国社会主义者送来的悼词。尽管这个葬礼的规模很小,但却成为一件具有国际意义的事情,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

海格特公墓中马克思一家的原墓


海格特公墓一瞥,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墓现在的位置。原墓中的遗体已在1954年移到那里。青铜纪念像是在1956年立的。


  “19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头脑停止思想了。”——恩格斯在给李卜克内西的信中写道。李卜克内西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参加了马克思的葬礼,他用德语发表讲话,称马克思为他的“虽死犹生”的朋友。在葬礼上的主要发言是由恩格斯作的,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认为马克思是属于在任何世纪里都没有出现几个的那类杰出人物当中的一个,“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他逝世了,……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在马克思和燕妮安息的墓上只有一块仅仅刻着他们的生卒年的简朴的墓碑。然而,海格特公墓本身却是一个庄严雄伟的地方,它是维多利亚时代文化的典型反映。这个墓地是在维多利亚女皇登基两年之后,作为伦敦公墓公司创办的一个赢利企业向公众开放,以缓和当时市内教堂墓地的过于拥挤和有欠卫生的状况。这座美丽并且有利可图的公墓,面积比许多居住区还要大,而且布局富有浪漫主义情调。园林幽深,通道广阔;许许多多具有不同雕塑风格和不同图案经文的宏伟墓碑和纪念碑,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包括维多利亚女皇自己)对他们的葬仪的特殊感情。
  马克思在海格特公墓颇不乏伴侣,维多利亚时代许多杰出人物都在这里找到安息之所。小说家乔治·埃利奥特就安葬在不远的地方,狄更斯的纪念碑也立在这里。赫伯特·斯宾塞,也就是那位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是奴役制”的哲学家,他的坟墓在公墓东半部,是离马克思墓最近的一个。

马克思墓


  虽然马克思只想要一个简朴的坟墓,然而在1954年,马克思墓被移到公墓内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上,并且决定立一块比较醒目的墓石作为标志。于是,劳伦斯·布雷德肖受英国共产党的委托,雕刻了马克思的青铜头像。这一整座带头像的纪念碑在1956年举行揭幕典礼,由当时英国共产党总书记哈利·波列特揭幕。
  马克思的头像安放在一个很大的科尼什花岗岩底座上,这个底座刻有录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写的《共产党宣言》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座纪念碑下面则刻有关于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的引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此后,有人多次试图改变马克思的纪念碑的面貌。经常有人在上面写标语,但又被人清除掉。一些最粗暴的品头论足者试图损坏塑像的面容,甚至要把纪念碑拆毁。然而,它依然在那里屹立不动,无畏而坚韧,向来自全世界的访问者——不论是友好的还是敌意的,提出它所回答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海格特公墓地图


  如何走法:
  马克思墓在斯溫思巷海格特公墓内,N6。
  地铁:乘北行线,到阿契威车站(ARCHWAY)下车;公共汽车乘143、210、239、271等路均可到达。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9月30日:
  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时至下午5时;星期日和公共假日:下午2时至5时。
  10月1日至3月31日: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时至下午4时;星期日和公共假日:下午1时至4时。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