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红”色的转折——苏联东欧变局(刘荣锦,1992)

二十四、“开放”、“重整”及新东欧政策的客观基础


24.1 新东欧政策
24.2“开放”及“重整”
24.3“新思维”的如意算盘如何算错

新东欧政策


  苏联二次大战后在东欧建立卫星国,筑起缓冲长城,不仅有明显的战略意义,经济上也有利用可图。大战严重创伤了苏联经济。战后,苏联利用东欧的资源进行经济重建。1945年至1953年间,透过赤裸的经济掠夺,大量财富从东欧转移到苏联。主要掠夺形式有:赔款(例如,五十年代初期,东德国民收入近五分一用作赔偿给苏联);苏联以低于世界市场价格输入东欧产品;等。应当留意,以上掠夺不单只影响二次大战期间支持希特拉的东德、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捷克和波兰一样要在枪口下提供奉献。这种赤裸的剥夺性经济关系一直维持到五十年代中叶。[86]
  斯大林1953年逝世,苏联对东欧的控制稍为放松。1955年,苏联与南斯拉夫修好,间接承认各国可依循不同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同年,苏联为防止非卫星化失控,成立华约组织,加强成立于1949年但一直不活跃的经互会的功能。[87]
  原本,苏联希望透过经互会令东欧各国进行经济分工,最终把苏联、东欧的经济一体化。但东欧各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仿效苏联,建立自力更生的斯大林模式。六十年代初,各国基本工业化大致完成,工业技术水平尤胜苏联。东欧各国一般缺乏天然资源(罗马尼亚和波兰情况较好),于是乎,苏联变成东欧的能源和原料供应来源,以及为东欧的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市场。
  1958年,经互会达成协议,以所谓“布加勒斯特”原则作为会内贸易订价标准。会内贸易价格每五年修订一次,根据前五年的世界市场价格订定。“布加勒斯特”原则一直维持到1974年底。1973-74年首次石油危机令能源和原料价格飞涨。苏联为减低因会内贸易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差额所带来的损失,于1975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经互会执委会,修改会内贸易订价准则。会议以“莫斯科”原则代替“布加勒斯特”原则。按新原则,会内贸易价格改为每年修订一次,但同样以前五年的世界市场价格为依据(1975年除外,该年以1972-74三年的世界市场价格为准)。“莫斯科”原则的功用在于把上述两种价格的差距拉近。[88]
  根据大部份专家的意见,自I960年开始,苏联一直给予东欧“隐藏”的经济津贴。东欧各国向苏联出口的工业品一般被称作“软货品”。意思是这些产品中大部份在西方市场缺乏竞争能力。苏联向东欧出口的能源产品及原料一般被称为“硬货品”。这是指它们在西方市场出售绝对不成问题。六十年代初以来,苏联一向以高于同类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购买东欧的“软货品”,同时又以低于同类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给东欧出售“硬货品”。出于这种会内贸易和世界市场之间的价差,苏联无形中给予东欧“隐藏”的津贴。
  这种津贴在六十年代数量有限;但能源产品及原料在七十年代涨价,令津贴以倍数标增。“莫斯科”原则代替“布加勒斯特”原则后,会内贸易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差距一度缩窄。但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按:1980年石油价格为1978年价格两倍半)再一度把差距拉开。事实上,苏联并没有充份利用“其斯料“原则。根据西方专家计算,按“莫斯科”原则,苏联1975-80年对东欧的进出口比价应上升40%,但实际上升只得17%至25%(不同专家的计算有一定出入)。[89]苏联对东欧的石油出口价格始终低出世界市场价格一大截。例如,会内贸易石油价格在1979年6月相等于世界市场价格73.5%至81.7%;1979年12月相等于56.1%至62.3%;1980年11月更低至48.4%。[90]
  一些东欧经济学家在六十年代下半叶开始承认东欧在经互会贸易中得到苏联津贴。例如,匈牙利经济学者欧殊(SANDOR AUSCH)1972年指出:
  “对照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比价关系,经互会的比价关系显然对工业原料及/或农产品净出口国家不利(……),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家有利(……)。”[91]
  苏联官员七十年代末开始在经互会会议和其他官方场合上把“隐藏”津贴问题摊出来。[92]值得注意,虽然东欧六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但在它们相互间的贸易,“硬货品”和“软货品”大致平衡。[93]
  从以上可见,不论苏联或东欧六国,都对于“隐藏”津贴的存在有充份自觉。
  以下是津贴的详细数字(表24.1至表24.4)。

表24.1:“隐藏”贸易津贴占苏联对东欧出口总额比率(1960-78)
(年均百分比)
保加利亚4.7
捷克19.9
东德28.8
匈牙利22.3
波兰15.7
罗马尼亚-4.8
东欧六国总数17.6
资料来源:马里斯及云劳思,同,页48。


表24.2:“隐藏”贸易津贴额,1960-78(1970年不变价格计)
 总额(百万美元)人均(美元)
保加利亚1670.610.4
捷克4426.016.3
东德8748.427.0
匈牙利2891.315.2
波兰3755.06.1
罗马尼亚-145.0-0.4
东欧六国总数21346.310.9
资料来源:马里斯及云劳思,同,页48及50。


表24.3:东欧六国占“隐藏”津贴总额比率1960-78(%)
保加利亚7.8
捷克20.7
东德41.0
匈牙利13.6
波兰17.6
罗马尼亚-0.7
东欧六国总数100.0
资料来源:马里斯及云劳思,同,页48。


表24.4:“隐藏”贸易津贴额,1960-78
(1980年现时价值(PRESENT VALUE)计)
 总额(百万美元)人均(美元)
保加利亚4633.028.7
捷克12016.144.1
东德23694.273.1
匈牙利7816.841.1
波兰10113.716.1
罗马尼亚-550.8-1.4
东欧六国总数57743.229.5
资料来源:马里斯及云劳思,同,页50。

  显而易见,按绝对数额计,东欧六国得益最大的是东德,然后顺序为捷克、波兰、匈牙利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更相反要倒贴(尽管数额有限)。七十年代中叶开始,保加利亚得到的津贴急升,超过匈牙利及波兰,直追捷克。按人均计算,次序为:东德、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及罗马尼亚(按:波兰人口比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多3.8和3.2倍)。
  据估计,苏联1979年及1980年给东欧的“隐藏”贸易津贴先后达104亿美元及178亿美元(按当年价格计),分别占苏联该两年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总额47%和70%。[94]
  按1980年现时价值计算,苏联自1960年到1980年给东欧的“隐藏”贸易津贴达872亿美元。[95]其中1971-80年占755亿(87%)。[96]如前所述,苏联1980年硬货币外债(净额)为96亿美元;即使由于1988年开放外贸而有所急升,1990年的水平亦不过为430亿。换句话,假使苏联改为与西方贸易,它的经济环境肯定会大为改善。
  附带一笔,一向以来,经互会内部不存在资本输出。[97]1975年,经互会会议通过十个合作投资项目,总投资额90亿卢布,东欧各国占34亿。其中九成用于兴建乌拉山柯伦堡(ORENBURG)到东欧的天然气管及乌克兰到匈牙利的电缆。施工期由1976年到1980年。1981年,经互会再通过1981-85年五个项目,同样涉及开发苏联天然资源,供应东欧。[98]
  东欧出资采取实物形式(即供应资本货财),但折回卢布当作信贷计算。苏联亦以实物方式还债(即供应有关项目所开发的能源和原料)。苏联并保证还债期满后,继续维持供应。虽然以上项目规模庞大,以1976-80年计,它们占东欧各国总投资额平均仅约3%。
  由于东欧提供的信贷名义上的利息率低,很多人不其然认为苏联占了很大便宜。但据一些西方专家就柯伦堡天然气管的投资计算,对照于西方同类项目的回报率,东欧国家的投资属于有利可图。事实上,一些东欧经济学家也认为这些投资化算。
  综合而论,七十年代中兴起的合作投资(这类投资八十年代中叶结束)没有影响上文关于苏联经济上津贴东欧的分析。
  苏联给东欧津贴,是换取政治、战略和意识形态上的利益的代价。[99]表24.1至24.4显示,罗马尼亚要倒贴苏联。七十年代末,苏联容许保加利亚以卢布按津贴价购入大量苏联原油,甚至比它国内耗用所需为多。保加利亚在1979年竟能因此而把从苏联输入的原油及油产品剩余的部份向硬货币市场输出,使保国硬货币收支平衡显著改善。相反,几经罗马尼亚多年苦苦哀求下,苏联1980年仅同意向它输出150万公吨原油(不足罗马尼亚所需10%),并规定以美元付款。为什么罗国和保国得到如此不同的待遇?众所周知,罗马尼亚一向不容许苏联过问其外交政策。1958年6月后,苏联不再驻军罗国。1967年,罗国部队终止参加华约集团军事演习。华约1968年镇压布拉格之春,罗国部队拒绝参加,罗国政府更公开谴责镇压。[100]
  东欧各国对苏联的价值可分几方面考虑。一、战略价值。这方面的因素包括:位置(一般而言,华约北面防线较南面为重要,其中东德接壤北约边界最长,达856英哩;捷克亦有237英哩边界与西德接壤);军事基地数目;苏联驻军人数;代苏联派兵到世界其他地方活动(如东德派兵往非洲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地);等。二、政治价值:在国际组织和场合支持苏联的程度;经互会内拥护苏行使支配权的程度;官方(包括传媒)给予苏联多少支持等。三、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对异己思想、力量的箝制;对私营经济的态度等。除上述外,各国工业结构切合苏联进口需要的程度也列入苏联考虑范围。
  战略价值上,东欧五国(不计罗马尼亚)对苏联的重要性先后次序为:东、捷、波、匈、保。政治价值吹序:保、东、匈、捷、波。意识形态价值次序:保、东、捷、匈、波。经济价值:东、捷、保、匈、波。
  综合而言,东德对苏联的价值最高,波兰最低。这与苏联给各国的人均“隐藏”津贴数量多少次序中东德排行第一,波兰最尾完全吻合。匈牙利的综合价值排第四,它得到的总额及人均“隐藏”津贴数量均排第三。但单独以1974-78年这段期间计,无论按总额或人均计,匈牙利均被保加利亚赶过,跌至第四位。[101]由于无法判断苏联给予战略等各方面的考虑什么相对比重,我们很难为保加利亚和捷克对苏联的综合价值分高低。如前所述,无论按总额或按人均额计算,捷克得到的“隐藏”津贴都排行第二;而自七十年代中叶,保加利亚排行第三,按人均额计,更赶过东德,登上榜首。[102]看来,战略和经济因素考虑对苏联较政治和意识形态为重要。
  前面指出,苏联和东欧各国都清楚知道“隐藏”贸易津贴的存在。津贴数量与各国对苏联的整体价值成正比,显示苏联是自觉地以经济代价来换取战略上、政治上等方面的利益。
  综合上述,四十年代下半叶及五十年代,苏联曾对东欧进行经济剥削,但剥削方式与西方帝国主义不同,以原始的掠夺形态出现。五十年末叶、六十年代开始,上述剥削结束。自此,东欧对苏联的价值在于战略、政治、意识形态及进口需要各方面的意义上。作为代价,苏联开始给予各国“隐藏”贸易津贴,但为数不多。
  七十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令原油、油产品及原料价格暴涨,“隐藏”津贴额标升。为减轻津贴压力,苏联以“莫斯科”原则代替“布加勒斯特”原则;同时开始相对减少给东欧的供应,以增加对硬货币市场输出,迫使东欧对西方市场的依赖相对上升。以原油为例,1971-75年间,苏联对东欧的输出年均增长率为9.5%。1976-80年间,下降至4.5%。1980年经互会会议上,苏联告诉东欧各国,1981-85年间,年均增长率将再降至低于4%。[103](按:东欧市场约占苏联石油出口一半。)
  尽管这样,苏联仍然愿意继续以“隐藏”津贴来换取上述各方面的利益。但在经济增长放缓趋向无法扭转下,这些津贴愈加令苏联不胜负荷。
  1981年,波兰政府在苏联催促下镇压团结工会,经济陷入谷底,又被西方国家严厉制裁。波兰满足了苏联的政治要求,苏联自然要为此而付出沉重经济代价,向波兰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波兰经验告诉苏联,它已经再没有经济力量置东欧于自己的严紧控制底下。
  显然,踏入八十年代中叶,苏联清楚认识到,以前利用经济援助及“隐藏”津贴换取东欧的政治忠诚的年代已经消逝。为挽救自己经济,苏联必须削减上述津贴及援助。这样,苏联就得容许东欧各国拥有更大的政治自主权。1956年、1968年和1981年对东欧进行直接或间接军事干预的日子已成历史陈迹。
  戈尔巴乔夫和谢雅尔德纳泽的新东欧政策便是以上经济形势的产物,而非什么开不开明的问题。再者,如下文分析,新东欧政策与“开放”政策及“重整”政策也互相配合。

“开放”及“重整”


  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经改一无建树,这点上文已论及。有一种意见认为他应该学习中国改革策略,先从农业着手,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样,什么其他事情也易办得多。(这是中国舆论的一般看法,当然有一定政治宣传成份。)这个看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却把问题太简单化了。别于中国,苏联农业以大规模生产为主,机械化程度高出中国很多。中国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让个体农户分田单干,在苏联似乎行不通。
  另方面,苏联八十年代中叶面对的客观环境与中国1979年实行开放改革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别于苏联,中国不用给任何卫星国家庞大“隐藏”津贴;也不用承担外地驻军开支;亦没有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所以,戈尔巴乔夫选择了异于中国的改革道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当然,必然(客观)当中也有偶然(主观)因素,影响着必然的发生的节奏和形态。戈及其亲信经改失误、不力、交白卷,他们难辞其咎。但不可忽略的是,他们选择以政治改革行头是受到上述客观因素所驱使。
  根据苏联前国防部长亚佐夫说,苏联1988年军费开支为773亿卢布。[104],该年净物质生产为6,250亿卢布。[105]换句话,军费占12.4%。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由于苏联官方数字没有把一些应该列入军费开支的项目计算在内,真正的比率约为15%至17%。[106]这个比率较美国及西欧平均水平先后高出一倍和四倍。[107]按一位苏联经济学家1990年4月访问美国时说,中情局的估计仍属偏低,准确比率为20%至25%。[108]
  戈尔巴乔夫以为,只要结束军备竞赛、只要大幅削减东欧的负担(“隐藏”津贴和军费开支),苏联经济便能重获新生(按:如前分析,美国七十年代末重新把军备竞赛升级,令苏联在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之同时,需要相对上紧缩消费)。况且,西方的“微型软件”革命使苏联军事科技上也落后愈来愈远。列根提出“星战计划”,苏联深谙它没有可能在竞赛中跟上西方。于是,戈提出他的所谓“新思维”,建议结束冷战。停止对东欧进行不为西方所容的干预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这政策既是结束冷战的必要条件,也同时是减轻东欧的经济负担的必然结果。除停止上述干预外,戈必须要能够说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苏联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令它们安心裁减军备。戈的策略是争取西方民间舆论,形成促使西方国家政府愿意与苏联谈判大量裁军的压力。为此,戈提出“开放”及“重整”两个政策,把苏联政治和社会生活放开、活跃,谋求为苏联在西方人心目中树立一个全新的酷爱和平的形象。
  1986年4月,切尔诺贝尔核电厂发生空前意外。政治局不愿意把消息开放。甚至连有“开放”政策总设计师之称的亚科夫列夫事后也为政治局的决定辩护。[109]但纸没法包得住火。西欧国家的气象局很快便探测到大量辐射。终于,在意外发生整整三个星期后,戈尔巴乔夫亲身上电视向人民作出报告。
  切尔诺贝尔事件的处理手法对戈尔巴乔夫意图为苏联建立一个全新的“开放”形象的努力构成一个沉重打击。为收复失地,如前所述,亚科夫列夫把“开放”政策的步伐猛然加快。
  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1985年7月2日便解除有份扶持他的葛罗米柯的外长职务,由谢雅尔德纳泽接替,标志新外交政策、路线的开始。
  1987年12月80,戈尔巴乔夫与列根在华盛顿举行第三次高峰会,签署中程核子导弹条约。1988年5月180,首批阿富汗撤军返抵苏联。据雷日科夫1989年6月向人大报告,阿富汗战争共耗费700亿美元。[110]1988年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宣布苏联单方面裁减华约集团东欧驻军50万(约为总数12%)。
  1989年1月,政府宣布计划把价值5,000亿卢布的军事器材、物资转为民用,成立特别委员会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111]2月,阿富汗撤军全部完成。5月,裁减欧洲常规军备谈判展开。5月,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就裁减欧洲常规军备提出新建议,并宣布无条件削减短程导弹500枚(占总数5%)。[112]
  6月,亚佐夫宣布1989年削减国防开支8.2%及削减军备生产19.5%。[113]7月,布达佩斯华约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正式宣判勃列日涅夫主义[114]死刑:
  “每一个民族决定自己国家的前途,选择自己的社会形态。无论借口是什么,外来干预都不能容许。”
  会议通过决议,不容许集团部队干预成员国内政。(按:此前,戈尔巴乔夫已首肯匈牙利实行多党制和波兰把团结工会合法化及举行半自由选举。)
  10月7日,东德四十周年国庆,戈尔巴乔夫、齐奥塞斯库及其他东欧元首均有出席。齐奥塞斯库向各人表示匈牙利和波兰的转变会继续蔓延,建议华约进行压制,甚至表示罗马尼亚会不惜单独派遣军队进入波兰。戈马上表明立场,警告各人不得进行镇压。[115]戈显然恐怕任何镇压行动都会令他消除冷战的努力毁于一旦。在与昂纳克的私人会面中,戈向昂施加压力,告诉他必须跟随苏联进行改革(按:昂不仅在国内抱残守缺,更曾试图干预苏联的改革)。[116]
  10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言人基拉西莫夫(GENNADY GERASIMOV)在赫尔辛基重申:
  “勃列日涅夫主义经已寿终正寝……你知道法兰·仙纳杜拉“我的道路”这首歌吗?匈牙利及波兰选择了它们自己的道路。现在我们信奉仙纳杜拉主义。”
  11月初,华约集团会议间接谴责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镇压。[117]
  12月,戈尔巴乔夫就裁减欧洲常规军备作出新的让步。[118]戈多番主动作出让步当然是迫于经济形势,但应当留意,东欧发生的变化告诉苏联,即使它不自动裁减华约部队,东欧各国也会要求苏联撤军。1990年1月9日,捷克要求所有苏联驻军该年年底前撤走。18日,匈牙利及波兰提出类似要求。随后,东德民主社会主义党(即前共党)领导人居西(GYSI)要求所有外国部队1999年前全部撤离东、西德。[119]
  1989年12月20日,苏联向美国建议展开短程核导弹谈判。
  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首次公开表示两德统一乃势所必然。月中,经互会四十五次会议在保加利亚索非亚召开,苏联要求由1991年1月1日起,经互会内部贸易全部改为现汇贸易(以硬货币付款),代替记账贸易。
  2月16日。苏联和美国就中欧裁军数目达成协议,北约、华约各方部队以195,000人为上限(但英国可额外驻军30,000)。同日,基拉西莫夫(当时已调职为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苏联同意让北约占便宜,因为一两年后,这些上限数目会失去所有意义。他说“若果你们(按:指北约)希望驻扎额外部队,付款的是你们的纳税人。”
  2月26日,首批驻捷克苏军撤离。撤军分三阶段进行,1991年6月31日全部完成。
  6月2日,苏联和美国在华盛顿高峰会签署裁减战略武器(按:即长程核导弹)条约初步协议(PRELIMINARY ACCORD),双方原则上同意削减三分一弹头,但不限制进行技术改良。[120]同一高峰会上,双方签署裁减化学武器条约,规定双方由1992年至2002年把超过5,000吨以上的所有化学武器毁灭。
  7日,华约发表声明,正式宣布冷战结束,成立特别委员会研究集团前途问题。[121](此前,4月9日,匈牙利、捷克和波兰,联同奥地利、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召开会议,商讨建立新关系,以代替华约集团和经互会。)29日,《真理报》正式公布经互会贸易1991年1月1日起全部以硬货币付款。
  7月16日,西德答应给予庞大经援后,戈尔巴乔夫表示接受统一后的德国参加北约。
  9月29日,总统发言人日尼丹科(VITALY IGNATENKO)表示,1985-90年间,转作民用的军事用品价值1,350亿卢布;政府计划未来五年把550个兵工厂转作民用,产品价值达2,700亿卢布。
  10月初,苏联国会批准先后于1974年和1976年与美国签署的试验禁制条约(THRESHOLD TEST BAN TREATY)及非军事核爆条约(PEACEFUL NUCLEAR EXPLOSIONS TREATY)。两条条约均涉及限制核试,由于检查双方有否遵守条约规定存在技术困难,两国国会一直没有加以批准。[122]
  10月4日,贝克和谢雅德纳泽宣布裁减欧洲常规军备条约将于11月签署。
  22日,哈维尔建议废除华约统一指挥系统。11月初,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要求尽快把华约废除。苏联表示同意结束华约军事架构,但建议保留一个政治协商委员会。
  11月19日,裁减欧洲常规军备条约正式在欧洲安全及合作会议会议上签署。[123]
  1991年1月1日,经互会开始进行现汇贸易。结果,苏联对东欧出口1991年首季下降41%(主要由于苏联把石油改在西方市场出售),从东欧进口下降48%。其中捷克与苏联贸易竟猛跌四分三。[124]
  2月12日,苏联同意由四月起把华约军事架构解散。[125]170,美苏宣布裁减战略武器条约将于6月底签署。[126]25日,华约六国(东欧五国——西德统一后由六国减为五国——加苏联)在布达佩斯会议正式宣布4月1日起自行解散,但应苏联要求,成立一个政治协商委员会。[127]
  5月18日,经互会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决定6月28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128]6月16日,苏联早原定两个星期完成自匈牙利撤军。19日,最后917名苏军及眷属撤离捷克。28日,经互会最后一次会议在达佩斯召开,决议9月正式解散。[129]
  7月1日,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在布拉格会议上宣布解散。[130]
  7月31日,美苏在莫斯科高峰会签订裁减战略武器条约。[131]

“新思维”的如意算盘如何出错


  应当承认,戈尔巴乔夫为苏联在西方人心目中树立新形象这方面的工作成绩斐然。戈本人更成为西方人,尤其是年青一辈的宠儿。加上苏联在裁军谈判多番主动单方面作出无条件或最低限度一面倒的让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终于同意结束冷战,裁军谈判得以顺利开展。
  但戈尔巴乔夫的如意算盘却计算错误。结束军备竞赛对纾缓经济压力或甚至挽回经济所起的作用,需要一段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首先,裁军谈判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二,除了运输器材、工具等少数军用品外,裁减了的军备转为民用有很大困难。第三,兵工厂转为民用同样比想象复杂得多。[132]
  削减给东欧的津贴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假使东欧1989年末没有出现突变,苏联能否在戈上台近六年后于1991年1月开始把经互会贸易改为以硬货币付款,是一个疑问。
  戈为消除冷战所付出的代价可就大了。“开放”、“重整”和新东欧政策如何把苏联经济推向崩溃这点,第廿二章已有所论及。其实,戈大可以单方面结束军备竞赛,这样,他便不用冒进地付出以上代价。倘使他在经改又有所建树,苏联肯定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地步(当然,苏联国力相对上削弱这个必然发展不以主观政策上的得失为转移,但问题是如何左右必然发展的节奏)。不过,戈不愿意自动放弃军事上与美国鼎足而立的超级大国地位。他希望通过裁军谈判,在结束军备竞赛的同时,保留苏联的国际位置。可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到头来反而令苏联沦为西方的附庸。
  戈1989年初对匈牙利决定实行多党制和波兰给团结工会让出部份权力加以首肯时,断不可能预料到局势会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上文指出,匈共当时仍有十足信心有足够的力量领导联合政府;而根据波兰圆桌会议协议,由雅鲁泽尔斯基出任总统,波共组织联合政府似成定局。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波、匈变局,加上戈尔巴乔夫不干预两国的政策,产生了一个相辅相承的循环,猛然加速事态发展的步子。匈局和苏联的不干预促使波共卫星党挣脱波共控制,终于导致团结工会政府的成立。这又反过来促使匈共10月7日自行解散(团结工会政府成立表示,匈共不改头换面,它肯定无法维持先前的民意优势,赢出大选的机会便会因此而幻灭)。
  戈尔巴乔夫10月7日参加东德四十周年国庆纪念活动时,仍没有意识到波、匈两国变局已把整个东欧形势推到一个关键性的临界点。如前所述,对于匈牙利所一手炮制出来的东德逃亡潮,戈尔巴乔夫视若无睹。
  一个历史触角和政治敏锐性较强的人应该看得到,波、匈变局和苏联新东欧政策对东欧其他国家会产生的震撼性作用。(齐奥塞斯库这方面的洞见力显然较戈为优胜。)从苏联利益出发,东欧其他国家出现突变对苏联没有好处。戈尔巴乔夫和谢雅尔德纳泽亦不会希望后来事实上出现了的突变发生。但戈、谢不仅没有就东德逃亡潮事件进行幕后介入,相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竟然有份策划捷克的所谓“11月27日屠杀”。在八一月(马佐维耶茨基出任总理)到十月这段历史关键时刻,戈尔巴乔夫和谢雅尔德纳泽似乎毫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指对苏联而言)。
  苏联军方强硬派指责戈尔巴乔夫及谢雅尔德纳泽双手把东欧奉送给西方集团,有一定道理。谢氏反驳指军事干预的时代已过,是混淆视听、推卸责任的论调。因为干预没有一定需要采取军事方式。不论经济上或政治上,苏联对东欧的发展仍能发挥一定的影响。但戈、谢却无条件自动投降。西方传媒把两人神化、美化,不过是由于他们的投降政策有利于西方罢了。
  东欧出现突变令“开放”及“重整”政策所制造出来的社会不稳定火上加油,终于使苏联陷入全面解体、崩溃状态。
  总结而言,戈尔巴乔夫为求结束军备竞赛作为挽回苏联经济的手段,以“开放”、“重整”和新东欧政策行头的策略,未见其利,先见其害。苏联国际地位走下坡是经济逻辑的必然结果。但这个必然发展到现今地步,戈尔巴乔夫和他一班亲信要需承担主观因素在历史上可发挥的作用的全部责任。




[86] 同注66,页204。

[87] 以见同上注。

[88] 同注66,页213。

[89] 同注66,页219。

[90] 同注66,页220-247。

[91] 同注66,页4。

[92] 同注66,页8。

[93] 同注66,页42。

[94] 同注66,页44-6。

[95] 同注66,页53。

[96] 同注66,页93。

[97] 同注66,页81-83。

[98] 同注66,页80。

[99] 同注66,页102。

[100] 同注66,页110-111。

[101] 同注66,页113。

[102] 同注66,页120-22。

[103] 转引自同注66,页152。

[104] 同注66,页179。

[105] 同注66,页181。

[106] 同注66,页182-4。

[107] 同注66,页209-211。

[108] 同注66,页211-13。

[109] 同注66,页249。

[110] 以上见同注66,页250-1及261。

[111] 林普,同,页14。

[112] 同上注,页142。

[113] 同注111,页143。

[114] 同注111,页144及169。

[115] 同注111,页144。

[116] 同注111,页159。

[117] 同上注。

[118] 同注111,页160。

[119] 同上注。

[120] 同注111,页165。

[121] 同注111,页177。

[122] 同注111,页192。

[123] 同注111,页191。

[124] 同注111,页193-5。

[125] 同上注。

[126] 同注111,页182。

[127] 同注111,页178。

[128] 同注111,页177-8。

[129] 同注111,页16及180。

[130] 同注111,页179。

[131] 同注111,页180。

[132] 同注111,页188。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