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左翼文化 -> 《永远的鹰——罗莎·卢森堡的生平、著作和影响》(2010)

试图阻止战争(1911—1912年)



  1911年夏天,德国帝国主义者和法国帝国主义者之间的冲突变得前所未有的严重:7月1日,两艘战舰“豹”和“柏林”驶往阿加迪尔(摩洛哥),以“向阿加迪尔豹跃”为名的煽动引发了所谓的摩洛哥危机。左翼人士举行游行示威;7月15日,在斯图加特,李卜克内西在众多的社会民主党人面前宣读了一项决议,根据这项决议,德国社会民主党承诺,“不会为摩洛哥远征投入一个人、一分钱”。(引自Wohlgemuth,第203页)一天后,在瑞士阿尔邦社会民主党人集会“抗议嗜血的、充满金钱欲望的资产阶级煽动的战争,要求各国无产阶级,根据斯图加特国际社会民主党人大会的决议来采取各种措施坚决反对可能爆发的种族灭绝”。当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并不相信所宣扬的战争危险,赫尔曼·莫肯布尔代表党的委员会于7月8日以书面形式拒绝了国际社会主义委员会关于摩洛哥危机的会议。罗莎·卢森堡对此提出抗议,并于7月24日在党的刊物《莱比锡人民报》上发表文章《争夺摩洛哥》:“在布鲁塞尔书记处就此征求意见时,麦克唐纳、凯尔·哈第和奎尔奇代表英国工人表示赞同,并声明他们也认为有必要召开会议。只有德国党的执行委员会不太赞同这个动议。〔……〕我们看得很清楚,德国党的这个态度对于其他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抗议运动不会产生什么鼓舞和激励作用。了解导致我们党采取这个态度的理由因此就更加有意义了。听起来几乎难以置信,这次提出来的又是这些理由——对即将举行的国会选举的考虑。”(W3,第5页及下页)社会民主党党报虽然缄默,但是却秘密指责任何明确的反战,使用的是一种堪称教学范例的雄辩术:如果人们允许议会右翼谴责德国社会民主党背叛祖国,那么社会问题就隐入幕后,变得无足轻重,那时社会民主党又如何自处呢?罗莎·卢森堡以其特有的不耐烦的姿态对这一问题置之不理:“最后,党的执行委员会的态度表明了对竞选的一种总的看法,我们觉得这个看法不完全正确。按照这一看法,我们在宣传鼓动时应仅仅局限于内政问题,局限在捐税和社会立法上。可是,财政政策、容克地主的统治和社会改革的停顿是和军国主义、海上军国主义、殖民政策、个人统治及其对外政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将这些方面作任何人为的割裂,都只能是不完全地、片面地反映出我国的社会状况。首先,在国会选举时我们应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的教育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把德国的内政状况置于我们批评的范围之中,如果我们不讲重要的国际关系、不讲在世界各大洲继续发展的资本统治,不讲到处出现的明显无政府状态以及殖民政策和世界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突出作用,那么,要开展这种教育是办不到的。”(W3,第11页)那些改良主义者、修正主义者、机会主义者和天才的选举策略家感到深深地受到了侮辱,他们称这位不安分的捣乱者“不忠诚”、“轻率”、“误入歧途”和“无纪律性”,考虑对其采取可能的党内审讯。卡尔·李卜克内西坚定地同罗莎·卢森堡团结在一起。据报道,他在7月29日在卡尔斯鲁厄声称,摩洛哥政策是“资产阶级世界政策的一部分”,资本主义叫嚣着追求“利润、金钱和不断地扩张”。(Wohlgemuth,第204页)面对这种明显的左翼立场,为了不丢脸,8月8日,党的执行委员会决定散发题为《世界政治、世界战争和社会民主党》的传单,内容就是讨论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的观点。但是,与此同时,为了准备在耶拿举办的党的大会散发了一个小册子,严厉斥责卢森堡的行为。卢森堡没有说什么,只是在8月14日公开地比以往更加尖锐地重复自己的观点:“不仅必须鼓动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先锋队,而且必须最广泛地鼓动工人群众阶层,要鼓动他们起来反抗资产阶级世界政策的最新进展。”(W3,第25页)

  集会和游行让她很满意:在莱比锡和纽伦堡有3万人、在汉诺威有1.5万人、在慕尼黑有1万人、在哈勒有6000人走上了街头。高潮于1911年9月3日在柏林的特雷普托公园到来了,在那里有大约20万人在李卜克内西“社会主义就是和平”的口号的号召下举行游行。9月,卢森堡为自己的立场做辩护,但是却导致同从前的朋友考茨基等人进行了公开的对抗,考茨基不愿意在《新时代》上发表她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要求在德国建立共和国。当考茨基因为各种原因崩溃时,倍倍尔指责罗莎·卢森堡一直试图破坏考茨基的婚姻。白热化的气氛导致了多个正面冲突;甚至同左翼人士,比如来自波兰社会民主党华沙集团的卡尔·拉德克,也存在很多问题。卢森堡和约吉希斯被指责为“国外中心主义”。尽管这种指责听起来和他们俩自己对列宁的指责有点像,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同列宁结成新的联盟。相反,当1912年俄国党在布拉格举行大会时,波兰社会民主党虽然受到邀请,却未曾与会,远远旁观,并以论战形式反对列宁的集权主义。约吉希斯甚至同意,不将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管理的一位已去世的富有的资助人指定给俄国党的资金转交给布尔什维克,以便向列宁要求将他的组织同孟什维克重新联合起来。列宁却根本不这么想。摩擦愈加严重。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