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工业社会发展)打击最大的就是婚姻制度,从传统的基督教婚姻宣誓“至死不渝”到1981年英国37%的婚姻在头5年以离婚告终,我们亲眼目睹了婚姻这块人类文明基石日渐风化的过程。
短命婚姻和单亲家庭现象的扩大恰好对应了大家庭的衰落,照料老人孩子、病患残疾的家庭责任感也逐渐丧失,正是因为以家为中心的家庭社会无法应付困难,照料弱者的责任全都压在了国家的肩上。
如果说过去的经济潜在趋势是反家庭的,也许在未来因为工作生活的发展,家庭这个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可能日子会更好过一些。1981年,美国劳动支出的60%发到了办公室工人的手中。物流、文书工作者队伍日益庞大……我们必须要看清,社会已经从蓝领经济转变为白领经济。这也许会改变我们对工作的态度。我们自然不可能每天给每个工人家庭发送一座钢厂,但可以每天给每个工人家庭发送电子文件。今天的市场上涌现出五花八门的电信产品和服务,绝对成本越来越低,改革必须摆脱在市镇中心办公的传统方式,向着以家庭为中心的工作生活前进。
……家庭的地位愈发重要,但家庭保护下的婚姻却土崩瓦解,这似乎有些自相矛质。也许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就是经济问题。
[10]
和其他众多类似观点一样,上面引用的部分也避开了女性这个字眼。家庭和文书工作在这里被当成抽象概念,影响着每一个公民,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女性。当然,作者在这里是指女性不断变化的角色问题。他非常怀念过去的女性在家里照顾老幼病患的时代,叹息女性越来越独立于男人,不但在家庭外从事经济活动,还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甚至选择自行抚养孩子。他在潜意识中也承认女性需要多从事白领工作。社会一方面需要女性在家庭之外从事有偿劳动,又希望女性在家内盛行无偿工作,正是为了满足这看似矛盾的社会需求,信息技术才如此受人推崇:因为女性一旦成为家庭工人,就会兼得鱼和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