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卷) -> 第十卷

第十卷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为书信选编,按时间顺序全文收录或节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2年至1895年期间写的280封书信。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留下了大量书信,内容十分丰富,既反映了他们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精辟见解,又记述了他们各个时期的革命实践活动。这些书信是马克思主义文献遗产和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思想精髓和理论品格,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卷主要收录那些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书信,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书信,同时适当收录了反映国际工人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要事实和背景资料的书信。
  探索,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的世界观,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本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书信。马克思在早年创立新世界观时期写的书信中,批判了唯心史观,简明扼要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思想,论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历史规律,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的物质关系构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相应的交换和消费形式,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从而就会有相应的政治国家;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从而改变一切社会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结合不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指导意义,在总结1848—1849年欧洲革命以来的实践经验的书信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史观论述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发展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等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恩格斯晚年还批判了把唯物史观片面化、庸俗化的所谓经济唯物主义观点,强调历史进程表现为社会生活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各种因素的合力,对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都要认真地加以研究;指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归根到底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但是国家、法、意识形态等因素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经济基础、历史进程产生反作用,影响历史斗争的进程和形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书信中结合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科学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在论述共产主义者同盟、国际工人协会、巴黎公社、欧美各国工人政党斗争实践的书信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密切关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实际进程,充分肯定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成就和创造性,同时指出运动中出现的错误,揭示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提供理论上和斗争策略上的指导。他们宣传并捍卫关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斗争目的和斗争形式、无产阶级的阶级团结、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的根本原则,对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拉萨尔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消除它们对工人运动的消极影响,帮助各国无产阶级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建立独立的政党,制定革命的行动纲领。他们历来重视革命策略问题,善于把革命原则和革命策略结合起来,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运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用适当形式提出适用于不同斗争条件的具体的斗争目标和任务,主张在始终坚持革命立场毫不动摇的同时,灵活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实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伟大目标。
  围绕《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重要著作的创作,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了大量书信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这些书信既包括他们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相互切磋,也包括他们对有关著作结构和阐述方法的构思和解释,对某些具体问题和观点的阐发,修改和补充,生动地反映了一些重要理论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关于地租、通货、劳动的二重性、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自然辩证法等问题的论述。有关《资本论》的书信还包含这部著作创作、编辑和出版过程的一些重要史实,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如何学习和宣传这部著作的提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强调用实践的原则和发展的观点对待科学理论,反对把理论变成僵死的教条。他们在一些书信中批评那种不顾实际情况把他们的理论照搬照抄的错误做法,强调指出: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不能把“唯物主义”当做标签贴到一切事物上去,必须研究全部历史,必须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从中得出相应的理论观点: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是把它当做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走向反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把任何社会形态看做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始终运用唯物史观及时研究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新变化,新情况,从中提出新思想和新观点,不断丰富和深化他们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论述。他们特别强调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认识未来的社会发展,反对凭主观愿望和想象预先作出虚构。恩格斯还明确指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研究欧洲和亚洲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探讨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书信中分析了当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条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扩张给这些国家造成的灾难,探讨了这些国家发生社会变革的途径和前景,指出这些国家的社会变革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导致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支持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国家反对外来压迫和殖民统治的斗争,论述了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对于国际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意义,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原则,指出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他国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极为重视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广泛涉猎各个科学领域,对许多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科学见解。在关于科学技术的书信中,他们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生产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同时揭示了社会需要对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论述妇女问题的书信中,他们高度评价了妇女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并指出了彻底实现妇女解放的条件。在关于军事问题的书信中,他们探讨了经济社会制度同军队组织、战争性质、战争方式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军队在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关于文学艺术的书信中,他们阐述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道路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指出:文艺创作应当反映历史前进的方向,特别是要着力描绘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生活与斗争;应当注重思想内容同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用生动、自然的艺术形式表达作品的倾向。他们在书信中还探讨了数学、语言、民族史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观点。
  此外,本卷还收录了一些生动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的书信。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的收文原则,凡已收入其他卷次的书信,本卷不再重复收录。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