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马克思 - 恩格斯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

“阅报室”报论莱茵省



  科伦8月26日。“柏林阅报室”发表了一篇论文,内容如下:
  “不久以前我们曾经说过:长期以来把腐朽的各邦机体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精神日益消失的时机已经来到了。在奥地利未必会有人怀疑这一点。在普鲁士,证实我们这种看法的时代标志也日益清楚地显现出来,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现在只有一点利益还可以把德国各省和普鲁士邦联合起来,这就是对发展自由主义的国家机构,对通过共同努力建立和发展新的自由的社会关系形式的关怀。如果普鲁士作为一个邦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利益的要求,那末坚定地走上政治和社会进步道路的西里西亚,对自己作为普鲁士的成员这一点,未必会感到满意。关于萨克森省的情况大家都十分清楚。自从它归并入普鲁士邦之后,它对普鲁士一直心怀敌意。至于莱茵省,也许大家还记得,它的议员在3月18日前夕曾经在这里发表过什么样的威胁性演说,他们对加速变革曾经起过什么作用。要求分离的情绪正在这个省里滋长。一种没有注明出版者和出版地址的传单现在正在大量散发,这就是这种敌对情绪的新证据。”
  “阅报室”所说的传单,我们的读者大概都知道。
  值得我们高兴的是:无论是对全德国来说,无论是对莱茵省来说,柏林并不是巴黎这种见解至少在柏林人中间找到了一个拥护者。柏林开始意识到,它不能统治我们,它不能赢得一个首都城市所享有的那种威望。在不彻底的三月革命中,在袭击军械库以及不久前发生骚动[226]的时候,柏林充分地暴露了它的软弱无力。除了柏林人表现得不够果敢以外,各个党派也十分缺乏有才干的人。自从2月起,在运动的全部进程中,柏林没有出现一个能够领导自己政党的人。“精神”的首都的这种精神充满了善良的意向,但是它也和肉体一样并不健壮。柏林人甚至不得不把他们的汉泽曼、康普豪森和米尔德从莱茵或者西里西亚解救出来。柏林还远不能称为德国的巴黎,它甚至连普鲁士的维也纳也称不上。它不是首都,而是“官邸”。
  更值得注意的一种情况是:柏林的人们也开始得出在莱茵早已成为公认的结论,即只有德国各个所谓的列强的崩溃,才能产生德国的统一。我们从未掩饰过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无论是德国过去的光荣还是现在的光荣,无论是各次解放战争还是在伦巴第和什列斯维希“德国武装的光荣胜利”,我们都不赞赏。但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从德国得到某些有用的东西,德国的集中是必要的;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德国应当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为此,首先必须使“无论是奥地利或普鲁士”[227]都不再继续存在。
  不过,把我们和腐朽的普鲁士“长期以来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精神”,是完全可以感觉得到的粗野的精神,即15000把刺刀和一批大炮的精神。在莱茵建立了上西里西亚波兰人和卡舒布人的士兵驻扎区不是无目的的,我们的青年被赶入柏林近卫军也不是无目的的。这一切都不是为了使我们和其他省份和解,而是为了挑拨省与省之间的不和,为了利用德意志人和斯拉夫人之间的民族仇恨以及一个微不足道的德国省份对其邻省所抱的地域敌视态度来巩固封建宗法的专制统治。《Divide et impera!》〔“分而治之!”〕
  的确,“各省”即乌刻马克的和东波美拉尼亚的容克地主用他们许多惊慌的呼吁强令柏林人扮演的那种虚构角色(柏林人慌忙地承担了这种角色)已经是结束的时候了。柏林不是——而且永远也不会是——革命的中心,民主的首都。只有勃兰登堡的贵族们在面临破产而惊慌失措的时候、在因债务被捕和受绞架威胁而吓得发抖的时候所产生的幻象,才能赋于柏林这种作用。也只有那些有轻浮的虚荣心的柏林人才会把这班贵族当作真正的地方代表。我们承认三月革命,但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真实情况。它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使柏林人革命化。
  “阅报室”认为,借助于自由化的机关就能使瓦解中的普鲁士国家重新巩固起来。恰恰相反!这些机关愈自由化,各种不同的因素就愈容易彼此分离;分离的必要性就愈明显,柏林各党派政客的昏庸无能也就愈加暴露无遗。
  再说一遍:莱茵省并不反对和旧普鲁士各省一起仍然作为德国的成员。但是要它永远作为普鲁士的组成部分(不论普鲁士将来是专制国家、立宪国家还是民主国家都一样),这就是说要使德国的统一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就是说,德国为了使普鲁士保留莱茵省,也许(这里我们是反映人民的共同意见)自己要丢掉一个广大而美丽的省份。


弗·恩格斯写于1848年8月26日
载于1848年8月27日“新莱茵报”第87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新莱茵报”
俄译文第一次载于1944年版“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德国反动派”文集



  注释:

  [226]1848年8月21日,柏林为了抗议反动派组织的对沙洛顿堡(当时在柏林郊区)民主俱乐部人员的袭击,召开民众大会并举行示威游行。参加游行的人要求罢免奥尔斯瓦特-汉泽曼内阁,惩罚沙洛顿堡肇事的官员;他们向奥尔斯瓦特以及其他大臣的住所扔石头。办事内阁用种种迫害来对付八月事件。——第442页。
  [227]引自阿伦特的诗篇“狂欢之歌”。——第4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