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德〕卡尔·考茨基 ->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

第二章 资本在价值中形成中的作用



  第一篇第一章里,我们已经知道了马克思最先发现的、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的特点。一方面,这种劳动是有效工作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工作的一定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的一般的平均的简单劳动即生产商品价值的劳动

  与劳动的这种两重性相适应,商品生产制度下的生产过程本身也具有两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在上一章里,我们知道劳动过程有两个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个因素,作为资本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我们看到,生产资料参与产品价值形成过程所采取的方式,与劳动力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发现,所花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产品的价值中重新表现出来。这部分价值是在劳动过程中并且借助劳动来转移的。

  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劳动应该同时完成双重的任务——创造新价值和转移旧价值。这一点是能够理解的,只要注意到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的两重性就可以了。作为形成价值的人类一般劳动,它创造新价值。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特殊的有效的工作形式,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面去。

  只有借助特殊形式的纺绩劳动,棉花和纺车的价值才能够转移到棉纱上面去。另一方面,纺纱工也能够通过其他形式的工作,比方说木工,把他作为纺纱工创造的价值创造出来。但这时他不是生产棉纱,也就是说,不是把棉花的价值转移到棉纱上面去。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形成和价值转移起怎样的影响,那末,劳动创造价值转移价值的两重性就特别清楚了;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劳动生产率有所增减,那末,在1小时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不会变化。相反地,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使用价值的数额,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减而增减。由此可见,劳动的转移价值的能力也在同样的程度上增减。

  假定说,某种发明使纺纱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但生产棉花的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1磅棉花包含2小时的劳动,就上述例子来说,值1马克。过去,1小时可以把2磅棉花纺成棉纱,而现在可以把4磅棉花纺成棉纱。过去在1小时劳动时间内加到2磅棉花上面去的新价值(在上述例子中——0.50马克),现在同样地加到4磅棉花上面去。但是,在1小时内,纺纱工的劳动现在能够把双倍的价值转移到棉纱上面去。过去转移2马克的价值,现在转移4马克的价值。

  大家知道,劳动的保留(转移)价值的能力和劳动的创造价值的能力,系建立在劳动的两种不同属性的基础上。

  没有生产资料,任何生产都是不可能的。因此,生产商品的任何劳动,都不仅是生产价值的劳动,而且还是保留价值的劳动。这不仅意味着劳动把被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上面去,而且还意味着它使后者的价值不致被消灭掉。

  地球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暂时性的,生产资料即使不使用,也迟早要坏掉的。有些东西——比方说,各种机器——呆置不用愈久,损坏得也就愈快。随着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在消失。如果生产资料是正常地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费掉,那末,它失去的价值就会在产品的价值上重新表现出来。但是,如果生产资料没有在生产过程中加以使用即行报废,那末,它的价值也就一去不返地消失掉了。

  资本家通常并不注意劳动的这一方面,但当他由于危机而被迫中断生产过程的时候,他就会很敏感地感觉到这一点。马克思举了一个英国防纱厂的例子。这家纺纱厂估计1862年棉花危机使它1年损失6,000镑,其中1,200镑是由于机器损坏造成的。

  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在价值转移过程中起各种不同的作用。比方说,原料和辅助材料,在劳动过程中失去自己原来的形式。但另一些生产资料却在劳动过程中保留自己的形式。棉花在纺成棉纱以后,失去了自己的形式,而把棉花纺成棉纱的纺车,却什么也没有失去。棉花在每次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价值都转移到产品上面去,而就车只不过把自己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上面去。如果机器值1,000马克,在正常条件下可以使用1,000天,那末,它每个劳动日就把1马克的价值转移到当天用它生产的产品上面去。

  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机器是怎样把自己1/1000的价值转入一定的产品中去的呢?有人说,在制造产品时开动的,不是1/1000的机器,而是整台机器。这种反对意见事实上是有人提过的。对这种反对意见,只能这样回答说,整台机器参与生产过程,是指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说的。相反地,因为生产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说参与生产过程的只是机器的一部分。作为使用价值,参与生产过程的是整台机器;作为价值,参与生产过程的只是机器的一部分。作为使用价值,机器整个地投入每个生产过程;作为价值,机器只以自己的一部分投入生产过程。

  另一方面,转移到产品上面去的,可能是某一生产资料的全部价值,但只是生产资料的物质内容的一部分。比方说,生产100磅棉纱,在正常条件下需要115磅棉花。因此,飞花数量等于15磅。在这种场合下,只有100磅棉花转移到100磅棉纱上面去。但是,转移到100磅棉纱的价值上面去的,却是115磅棉花的价值。

  在劳动过程中,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上面去的价值,恰好等于生产资料这时失去的价值。生产资料加到产品上面去的价值,始终也不会超过它自己所具有的价值,不论它的使用价值有多大。因此,庸俗经济学家认为剩余价值及其转化形式——利息、利润、地租——导源于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导源于生产资料的“服务”这种说法是毫无意义的。

  在生产过程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在产品的价值中毫无变化地重新表现出来。

  但是,劳动不仅把价值保留下来,它还创造新的价值。在一定界限以前,创造新价值的劳动仅仅补偿了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花费的价值。当劳动时间继续延长,超过上述界限的时候,它就开始生产剩余价值

  马克思说;“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劳动手段)的一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我把它称为资本的不变部分,或简称不变资本

  与此相反,变为劳动力的一部分资本,却会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会把与自己相等的价值再生产出来,此外还会生产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剰余价值是会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不断地由不变量,变为可变量。所以,我把它称为资本的可变部分,或简称可变资本。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

  当然,不变资本的价值量,只是对价值增殖过程来说,才应该理解为不变的。

  使用不变资本的生产过程,并不改变不变资本的价值量。但不变资本的价值量当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对比,同样地也会改变。这个问题我们留在后面再谈。



注释

[1] 译文参看:“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32-233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