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党报的负责人都非常年轻。在一九二三年,没有一个党报的主编超过四十岁。海因里希·许斯金德[44]二十八岁时,已经当了两年《红旗报》主编。阿道夫·恩德[45]当上爱尔福特的《红色回声报》(Rote Echo)主编时才二十四岁,《东方回声报》(Echo des Ostens)的主编马丁·霍夫曼[46]与《贝尔吉施人民之声》的主编伯恩哈德·梅涅[47]都只有二十二岁[48]。
德共在工会中的力量不断增长。它在那些尚未参加全德工联的工会中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比如体力与脑力劳动者联盟(Union der Hand- und Kopfarbeiter):在一九一九年的鲁尔工潮中,德国自由工人联盟(Freie Arbeiter Union Deutschlands)诞生了,一九二一年九月,自由工人联盟盖尔森基兴派与一个较小的工会——体力与脑力劳动者联合会合并为体力与脑力劳动者联盟。在一九二二年,体力与脑力劳动者联盟拥有大约八万名会员,主要集中在鲁尔和上西里西亚,并试图同全德工联进行联合行动。尽管这个工会受到了工团主义的强烈影响,但它还是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基本上遵循了党的路线[107]。一九二二年它参加了红色工会国际。轮船木匠工会把同德共与共产国际保持有机联系写进了自己的章程[108]。在各港口和码头都有组织的海员工会也是一个参加了红色工会国际的“红色”工会,它由共产党员瓦尔特[109]领导[110]。除了这些组织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有部分工人是同他们的领袖一起被开除出“自由”工会[111]的,这些工人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追随着巴赫曼、布兰德勒与赫克特的六千名萨克森建筑工人[112]。
[18] 罗贝尔·卢松(Robert Louzon)在1923年4月28日的《工人生活》(La Vie ouvrière)上写道:“前不久我在埃森出席了一个共产党党代表(法语原文为hommes de confiance,意思为“党信得过的人”,可能就是前文提到过的Vertrauensmänner。——中译者注)的会议。有大约一百人出席了会议,个个看起来都像是几小时前刚离开工厂的。而在法国,即使是在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区,支部书记与司库们的会议也从未表现出如此的工人阶级性质。”
罗贝尔·卢松(Robert Louzon,1882年6月30日——1976年9月8日),毕业于巴黎高等矿业学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mines de Paris),当过工程师。积极参加无政府主义运动。1900年参加革命社会主义工人党(Parti ouvrier socialiste révolutionnaire),1905年参加工人国际法国支部。1920年参加法国共产党,1924年退党,与皮埃尔·莫纳特(Pierre Monatte)创办《无产阶级革命》(La Révolution prolétarienne)杂志。——中译者注
[20] 但是,由于卢森堡过去所发挥的作用、费舍当时所发挥的作用,还有蔡特金的崇高威望,让人以为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相比,德共是一个女性能发挥更大作用的党。其实,尽管有一些女性(萝茜·沃尔夫施泰因、伊姆加德·拉施、玛尔塔·阿伦泽)在中央机关工作,但在1923年担任领导职务的仅有一位妇女,她就是担任地委政治书记的爱尔娜·哈尔贝。
伊姆加德·拉施(Irmgard Rasch,1895年4月28日——1985年9月20日),出身于教师家庭,1918年11月参加斯巴达克斯同盟,同年年底参与创立德共(斯),1919年开始在德共(斯)机关工作,1929年因支持右翼反对派而被开除出党后,参加了德共(反对派),1932年随德共(反对派)少数派加入社工党,纳粹上台后流亡国外,1944年11月随社工党加入社民党。1945年返回西德,在布莱梅参与创办《威悉信使报》(Weser-Kurier),并担任该报编辑。1946—1947年当选为布莱梅州议会议员,1949—1951年担任德国工会联合会(Deutscher Gewerkschaftsbund,DGB)的报纸《劳动世界》(Welt der Arbeit)编辑,1950—1955年担任印刷与造纸产业工会(Industriegewerkschaft Druck und Papier)执委会委员,期间还担任过德国新闻工作者协会(Deutsche Journalistinnen- und Journalisten-Union)主席、德国工会联合会妇女委员会主席等职务。——中译者注
爱尔娜·哈尔贝(Erna Halbe,1892年6月30日——1983年5月18日),本名爱尔娜·露易丝·玛格丽塔·郎(Erna Louise Margaretha Lang),娘家姓德穆特(Demuth),1910年起开始参加社民党的政治活动,1918年十一月革命中当选汉堡工人士兵苏维埃委员,在汉堡建立了德共(斯)的组织,1922年担任德共马格德堡组织的政治书记,1929年被开除出党后参加了德共(反对派),1932年参加社工党,1934年流亡国外,1950年返回西德后参加了社民党。——中译者注
[24] 阿尔弗雷德·弗兰茨·奥尔斯纳(Alfred Franz Oelßner,1879年8月30日——1962年6月13日),出身于装订工家庭,1902年参加社民党,1917年参加独立党,十一月革命期间积极参加了苏维埃运动。1919年至1921年当选为普鲁士邦议会议员。1920年年底随独立党左派参加统一共产党。后曾任哈勒—梅泽堡党组织书记、西里西亚地委书记。1924年被判处五年监禁,1925年获大赦。纳粹上台后曾短暂被捕,后暂时脱离政治。战后重新参加德共,曾在统一社会党内担任要职,1954年退休。他是弗雷德·奥尔斯纳的父亲。——中译者注
[29] 汉斯·约阿希姆·克鲁什(Hans Joachim Krusch),《关于统一战线与工人政府。论工人运动史》(Um die Einheitsfront und eine Arbeiterregierung. Zur Geschichte der Arbeiterbewegung),东柏林,1963年,第88—92页。
[68] 爱德华·路德维希·亚历山大(Eduard Ludwig Alexander,1881年3月14日——1945年3月1日),中学毕业后曾在弗莱堡、洛桑和柏林学习法律,1911年在柏林当执业律师。一战期间参加斯巴达克斯派,参与创立德共(斯)。1921—1925年当选柏林市议员。1922年领导德共中央局出版机关,并担任《红旗报》经济编辑。1927年参与创立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Marxistische Arbeiterschule)。1928—1930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929年因参加“调和派”被解职。1931年8月当选为波伊岑堡(Boizenburg)市长,但由于梅克伦堡政府不承认选举结果而未能上任。返回柏林继续当律师,并参加红色救济会得工作。纳粹篡权后被吊销律师执业执照,在一家苏联驻德国贸易机构当仲裁人。1944年8月2日被捕,1945年3月1日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遇害。——中译者注
[69] 菲利克斯·列奥·哈勒(Felix Leo Halle,1884年5月1日——1937年11月3日或5日),出身于犹太商人家庭,1905年获博士学位。1912年参加社民党,1917年参加独立党,十一月革命后任柏林大学法学院教授,1920年应蔡特金与多伊米希的邀请,前往苏俄执教。1920年年底随独立党左派参加统一共产党。1922—1926年领导德共的法律事务处。1928—1930年任魏玛共和国宪法法院法官。国会纵火案当晚被捕,不久后获释,流亡苏联,1937年8月5日在大清洗中被捕,1937年11月3日(一说11月5日)遇害。1956年平反。——中译者注
[79]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尔曼(Friedrich Wilhelm Heilmann,1892年3月1日——1963年6月30日),1910年参加社民党,一战期间参加斯巴达克斯派,参与成立德共(斯),曾任自由社会主义青年团主席,1922年担任中央委员会秘书,1929年至1932年当选图林根邦议员,纳粹上台后流亡苏联,1945年返回德国,在民主德国和统一社会党机关中担任过一些要职。——中译者注
[85] 在共产党的曲目当中,除了各种国际性的歌曲(比如《国际歌》、《在狱中受尽折磨而牺牲》〔Im Kerker zu Tode gemartert〕、《游击队之歌》〔Le Chant des Partisans〕和《华沙曲》〔Warszawianka〕——据传《华沙曲》的德文版歌词是卢森堡创作的)之外,还有各种德国工人运动的传统歌曲,其中有些歌曲也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名曲,比如早已名声在外的《兄弟们,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前进!》(Brüder, zur Sonne, zur Freiheit!),这首歌被译成了法语,取名为《齐步前进,同志们!》(Marchons au pas, camarades!),不过还有一些用老调子填上新词的歌曲,老调子通常来自民歌或军队歌曲,新词则是依照革命斗争的当前阶段而创作的。《一月的一个午夜》(Im Januar um Mitternacht)借用了一首士兵歌曲的曲调,它描写的是1919年1月围绕《前进报》而开展的斗争;《比克森施泰因之歌》(Büxensteinlied)用了同一首歌的曲调,讲的是围绕着印刷厂的斗争;《起来,去战斗》(Auf, auf zum Kampf)借用了一首士兵当中的流行歌曲的曲调,讲述了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遇害的故事。1920年的鲁尔红军让《很久很久以前》(Schon seit langen, langen Jahren)流行了起来,这首歌并未正式发表,词曲作者均无从查证;同样受鲁尔红军欢迎的歌曲还有《红军》(Die Rote Arme),它借用了俄国内战时期的一首名曲的曲调,后来奥地利共产党人的歌曲《我们是维也纳工人》(Wir sind die Arbeiter von Wien)也借用了它的曲调。1921年3月的洛伊纳斗争,是《我们牺牲在洛伊纳》(Bei Leuna sind wir gefallen)这首歌的灵感来源,它借用了一首1919年的巴伐利亚流行歌曲的曲调。英格·拉梅尔(Inge Lammel)在《工人歌曲的作用与意义》(Zur Rolle und Bedeuting des Arbeiterliedes,《德国工人运动史论》,第3期,1962年,第726—742页)中列出了1922年至1933年间德共最著名的两首歌曲,一首叫《一个赤卫队员在前进》(Es zog ein Rotgardist hinaus),一首叫《起来,小鼓手,敲吧》(Auf, junger Tambour, schlage ein),其中一首源自1920年鲁尔的反卡普暴动斗争,一首源自1919年巴伐利亚革命。1923年出了一首歌叫 《这就是赤卫队》(Das ist die Rote Garde),这首歌本是1919年米兰罢工工人的歌曲,经阿尔弗雷德·库雷拉(Alfred Kurella)改编后,成了“无产阶级百人团”的团歌。同年还出了借用了一首士兵歌曲曲调的《各行各业都在挨饿》(Hunger in allen Gassen),以及《赤卫队号召我们》(Die Rote Garde nennt man uns),后者借用了一首1900年前后在工人当中十分流行的老歌的曲调(详情请参阅《斗争中诞生的歌曲》〔Das Lied im Kampf geboren〕系列中的第8本《红色战士同盟之歌》〔Lieder des Rotenkämpferbundes〕)。
《在狱中受尽折磨而牺牲》译自俄国革命歌曲《英勇牺牲》(Замучен тяжелой неволей,请勿同《你们已经英勇牺牲》〔Вы жертвою пали〕混淆),德文版歌词由恩斯特·布什(Ernst Busch)创作(请注意此人与纳粹德国陆军元帅恩斯特·布什并无亲戚关系);
《游击队之歌》是二战期间的法国游击队歌曲,虽然曲调来自一首布尔什维克革命歌曲,但无从查证,疑为《越过高山,跨过平原》之误——《越过高山,跨过平原》(По долинам и по взгорьям)的法文版题为《阿穆尔河游击队之歌》(Chant des partisans de l'Amour);
《兄弟们,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前进!》改编自俄国革命歌曲《同志们,勇敢地前进》(Смело, товарищи, в ногу),德文版歌词由恩斯特·布什创作;
《红军》与《我们是维也纳工人》借用的是俄国内战时期的名曲《红军最强大》(Белая армия, чёрный барон)的曲调,《红军最强大》的词曲作者分别为帕维尔·格里高利耶维奇·格利戈利耶夫(Павел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Григорьев)与萨姆伊尔·雅科夫列维奇·波克拉斯(Самуил Яковлевич Покрасс)。
阿尔弗雷德·库雷拉(Alfred Kurella,1895年5月2日——1975年6月12日),生于普鲁士西里西亚省布里格市(Brieg,现为波兰城镇布热格〔Brzeg〕)一个精神病专家家庭,曾在慕尼黑皇家工艺美术学院(Königliche Kunstgewerbeschule München)学习,1910年参加德国青年运动(Die deutsche Jugendbewegung),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爆发后自愿参军,退役后积极参加青年运动。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参与创建慕尼黑自由社会主义青年团,1918年12月参与创建德共(斯),1919年参与创建青年共产国际,1920—1934年当选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执行局委员,1921年当选青年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1926—1928年担任共产国际执委会宣传鼓动部副部长,1928—1929年担任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教育委员部文艺局局长和《共青团真理报》编辑。因“极左倾向”而遭到批判后,返回德国,为德共工作。1931年在马克思主义工人学校(Marxistischen Arbeiterschule)任教。1932—1934年担任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Internationalen Komitees zum Kampf gegen Krieg und Faschismus)书记与该委员会机关刊物《世界阵线》(Le Front Mondial)编辑。1934年3月—1935年2月在莫斯科担任季米特洛夫的私人秘书。1937年获苏联国籍。1941—1945年在红军总政治部工作,并担任过多家前线报纸的编辑。1943年起草了自由德国委员会(Nationalkomitee Freies Deutschland)的宣言,并担任该委员会机关报《自由德国》(Freies Deutschland)主编。1954年2月9日返回民主德国,参加了统一社会党,1955—1957年担任莱比锡德语文学研究所(Deutsches Literaturinstitut Leipzig)所长,1957—1963年担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文化委员会主席,1958年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963年担任政治局意识形态委员会委员。1975年在柏林逝世。——中译者注
[86] 曼弗雷德·乌雷曼(Manfred Uhlemann),《1923年反对库诺与普恩加莱的青年工人》(Arbeiterjugend gegen Cuno und Poincaré. Das Jahr 1923),东柏林,1960年,第39页。
[88] 《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序曲》(Ouverture to Maximilian Robespierre)是亨利·利托尔夫(Henry Litolff)创作的交响乐《恐怖时期的最后一天》(Le Dernier Jour de la Terreur,后改名《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的序曲。——中译者注
[95] 安东·艾米尔·赫尔曼·塞夫科夫(Anton Emil Hermann Saefkow,1903年7月22日——1944年9月18日),生于柏林一个工人家庭,当过钳工学徒,1920年参加共青团,1923年当选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委员,1924年加入德共。1929年至1932年领导鲁尔地区的革命工会反对派(Revolutionäre Gewerkschafts-Opposition),纳粹上台后被捕,1939年获释后继续参加德共的地下抵抗运动,1944年7月4日被捕,同年9月18日就义。——中译者注
[109] 阿尔伯特·保尔·古斯塔夫·瓦尔特(Albert Paul Gustav Walter,1885年9月22日——1980年2月14日),1919年参加独立党,1920年当选为德国海员联合会(Deutschen Seemannsbundes)主席,同年随独立党左派参加统一共产党。1924年至1933年当选汉堡市议员,1928年担任国际海员与码头工人工会(Internationale der Seeleute und Hafenarbeiter)总书记。纳粹篡权后被捕,被监禁一年。1938年变节投靠纳粹,曾为纳粹做过宣传工作。1948年参加了保守的德意志党(Deutsche Partei),1949年至1957年当选西德联邦议会议员。——中译者注
[126] 格·舒曼,《耶拿共产党培训班》(L’École communiste de Iéna),《国际新闻通讯》(法文版),第74期,1923年9月18日,第561页。为期两个月的这次培训班有很多课程。经济方面有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价值理论、剩余价值与生产成本、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全球经济形势(战争、危机、社会变革与改良主义者的纲领和共产主义者的纲领)。历史方面有十九世纪以前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无产阶级斗争史、1800年至1914年的工人运动史、德共的成立、共产国际、俄国革命运动与苏维埃俄国的发展。政治课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课程,其中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夺取政权、工人政府、无产阶级专政。最后是题为“共产党人的实践”的课程,包括“专业化”、党的组织、工厂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合作社、国会、邦议会、市镇议会、报刊、青年运动等等。学员每周要上30小时的课,每天早上4小时,然后还要分成小组,进行12小时的实践演练。后来由于爆发反库诺政府的罢工,学员们要求返回工作岗位,这次培训班不得不提前结业。